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零售业频道 >> 正文
从现金流角度看,大陆便利店能复制台湾全家模式么?

  我们先简单梳理下大陆便利店行业的发展脉络。

  在我们走访多家企业时,都不同程度表达了对711和全家这类日系企业的仰慕,基本有两点:

  1.可以对加盟企业进行强管控;

  2.保持健康式扩张,把控扩张尺度并非所有企业所擅长。

  如前文分析,全家虽然具有较低的成长性,但规模优势已经发挥作用,且中低速开设门店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那么大陆企业能沿着全家道路前进么?

  在几个月的走访期内,我们根据运营形态将大陆市场的便利店企业分为以下几类:

  1.强自营,以苏宁小店为代表,宣称不加盟,全时也是自营为主;

  2.加盟多,好邻居为代表,北京地区的711虽然加盟有较大比例,但其管理模式仍然是类自营。

  这其中原因也容易推敲,在未能取得强供应链关系时,一旦放开加盟很容易造成监管不力,影响品牌发展,这是刚刚涉足便利店行业的苏宁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但论及对线上的态度,我们又可看出以下不同:

  一方面为相对开放心态,以好邻居为代表,2017年鲜生活、绿城、易果联合以8400万美金将其收购,拿到手淘产品淘鲜达入口,开始了积极的线上融合,7月与公司负责人沟通时,线上占比已经达到80%以上;

  而另一方面,苏宁小店的线上融合却相对保守,截至目前只出现在苏宁小店官方App中,不与饿了么和美团合作;另有第三类,对线上则属于被动融合,京东到家、饿了么、美团负责配送,商家只需要完成信息上网。

  在盈利情况方面,我们与好邻居、苏宁小店等为代表的企业进行沟通,获得北京地区两家的单日单店平均运营数据分别为8000元、6000元,资深行业从业者也透露由于北京地区的高房租,单店平均日销售额必须在8000元以上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此外,好邻居正在将门店进行改造升级,进行数据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门店运营效率,改造后门店日销售额在10000元以上,但成本也相对较高。

  虽然好邻居线上占比极高,但我们也得知其线上毛利整体偏低,为10%以上,因此虽然线上部分提高了坪效,但却摊薄了利润率,显然,这两家企业均在盈利边缘地带。

  这两家企业的扩张也都属积极,苏宁小店在北京要一年完成600家布局,好邻居则是3年开店1000家,它们能复制全家模式么?

  我们重点以苏宁小店和好邻居为研究样本。

  从发展和营收量来看,我们对以上有阿里和苏宁背景的企业都有一定信心,好邻居有线上流量扶持,提高坪效,但问题显而易见,管控力不足的加盟店比例过大,容易稀释品牌,且线上毛利较低也会拖累盈利周期。

  苏宁小店的优势在于,可以背靠苏宁用3C导流手段提高营收能力(如门店广告),但局限性在于供应链的把握以及线上运营的短板,7月走访时北京地区线上销量占比为14%,线上线下的协同式发展有一定制约因素,但基本面相对良好。

  在扩张速度中,相关人士告诉我们,北京单个便利店的开店成本在100万左右(包括房租和装修、固定设备),在接下来好邻居和苏宁都强调自营,也即,要实现前述的开店目标双方分别要投入10亿和6亿元,考虑到开店前期的微亏,实际所投入还要大于以上数字。

  对于两家企业而言,这笔支出算不得小数字,好邻居以8400万美元成交,该数字差不多是原好邻居资产的两倍,但好邻居与阿里的本地生活战略一致,考虑战略因素,会有继续投资的动力。

  苏宁情况比较复杂。

  9月17日,苏宁发布公告,截至8月31日,公司累计新增借款达到188亿,而在今年半年报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53亿,主要原因在于缩短对供应商账期,对现金流造成一定影响(2018年上半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25.66天,较去年同期降低2.98天)。

  苏宁在与京东的竞争中,已经进入了新的领域,争抢供应商关系,京东应付账款账期在60天左右,苏宁此举会对京东造成一定压力。

  但此举也给苏宁现金流带来麻烦,这也是频频借款的主要原因。

  说回小店,苏宁做小店除了零售终端争夺市场,提高交易场景等因素外,亦有现金流的考虑,零售行业账期平均在3个月左右,若全国5000家门店同时开设(苏宁此前表示小店2018年要开2000家,北京600家,3年5000家),将为苏宁带来极为客观的现金流补充,为与京东的战役补充弹药。

  但这在一年之内实属不易,要考虑现金流、选址以及运营人才的多重因素,单资金部分就不是轻易可解决的。

  苏宁小店对于苏宁来说是弯道超车的重要武器,短时间内会全力支持,但应该考虑多重因素,我们更倾向于其采取稳健的发展态势,在集团原有业务与创新业务之间寻求稳定发展的平衡点。

  台湾全时依靠规模效应的应付账款对现金流的稳定功不可没,但本土企业在发展初期,尚未达到利用短期负债的规模时,大规模的扩张对现金流的压力显而易见,即便是全时,在高峰期每年开店也就100多家,这应该引起从业者的注意。

  相比于全家在台湾12000元的日销售额,大陆便利店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受限以上因素,我们也不看好过分强调速度的公司,毕竟增量是循序渐进,短时间的冒进很容易造成现金流吃紧,已经有诸多前车之鉴了。

  (来源:钛媒体)

2页 上一页  [1] [2] 

超值双风暴来袭: 搭搭云推出“全家桶套餐”和“开发者行者认证计划“

中国全家发布上线京东到家半年成绩单:门店破1000家,线上销售额猛增886%

全家便利店首次尝试多业态跨界合作 引入热门手游IP

全家在台湾加速布局My FamiPay 线上支付最快年底开通

400㎡日销5万 全家爱吃要做生鲜店的宜家+Costco?

搜索更多: 全家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