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新iPhone与奢侈品手袋同样都在制造欲望和幻想。苹果公司通过品牌价值和高价位制造出的“不易获得感”为普通阶层制造了幻想,使得不少人愿意攒钱甚至分期购买iPhone手机,而这笔花销甚至超出很多人的单月收入, 这与白领阶层攒钱购买奢侈品手袋是同一种逻辑,“炫耀”依然是国内奢侈品消费的一大特征。
从某种程度上看,苹果门店的消费体验也不一定逊色于奢侈品牌。前Burberry CEO Angela Ahrendts加入苹果后,对苹果门店的新零售体验,包括令门店空间成为活动场所,使得苹果所提供的消费体验更加高效,富有活力,也不乏互动。相较于传统奢侈品销售方式给部分消费者所带来的压迫感,苹果门店提供的是更具公平感的体验,这或许更符合当下年轻消费者的追求。
当一个不寻常的对手出现,奢侈品牌没有理由不感到警惕。随着全球消费者需求的日渐多样化,分析师不断强调,奢侈品牌未来的竞争对手不只是同行,还有高端数码产品、旅行体验产品等消费方式。未来的零售业甚至也不只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还有可能是产品与体验的竞争。
时尚头条网早前报道,品牌所面对的是一批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特别是在当前奢侈品增速有再次放缓迹象的时期。瑞银近日发布警告称,尽管中国已是目前公认的最具潜力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但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步伐将大幅放缓,增幅将从今年上半年的13%降到7%至8%。
在中国银联联合京东金融发布的《2017年消费升级大数据报告》中,90后人群消费增长最快,达到70后增幅的两倍,年均消费三年来增长了2.7倍,但藏在惊人消费力背后的消费趋势也令人关注,一是消费者对高价产品的消费意愿降低,二是消费者对消费行为的考量更加理性,更加注重性价比,特别是相较于其他年龄层而言更热衷于消费、但经济实力较低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在一定预算内什么产品更值得买,这将令奢侈品牌之间的竞争更加残酷。
以iPhone和LV手袋这对等价物为例,消费者从二者之中做出消费决策的过程十分复杂。从保值能力上看,iPhone虽然在手机类中属于保值度较高的产品,但是数码产品是消耗品,使用寿命短,若与奢侈品进行跨品类对比,LV手袋的保值度显然更高,后者甚至可以获得升值,成为投资的一种手段。
在产品的吸引力上,新款iPhone在硬件上缺乏令消费者耳目一新的创新性能,未能激发以往消费者所表现出的购买意愿。iPhone Xs和XR除配色外也缺乏明显的外观变化。然而奢侈品手袋的吸引力高居不下,相对稳定,款式的选择也远远多于数码产品。
不过iPhone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除实体产品外更多的体验。借助iOS系统,苹果公司建立了一个虚拟生态,除了作为软件提供商,苹果公司似乎还在向软件内容提供商迈进。早在两年前,Tim Cook就表示苹果打算创作更多的原创内容或者收购内容制作商。这样的信号似乎在告诉用户和市场,苹果将在内容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
不论是苹果设想中的原创电视节目,数字新闻,还是流媒体音乐,生产内容的目标是夺取消费者更多的注意力,产生更大的用户粘性。有分析指出,iPhone手机屏幕近年来越来越大,用意在于更大的屏幕能够承载更多的内容。尽管如今的奢侈品牌也致力于通过制作线上内容来保持与消费者的沟通互动,但是在服务体验这一点上,由于iPhone的使用率比奢侈品手袋要高得多,因而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随着苹果公司的产品创新速度开始放缓,这为品牌价值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尽管高价产品令iPhone平均售价突破700 美元,推动苹果公司过去3个季度财报数据出色,于上个月成为美股首个市值破万亿的美国公司,但是若公司丧失创新基因,人们不禁质疑,高价产品给业绩带来的提振作用能持续多久。
虽然如此,LV依然需要警惕剧变的市场,从Apple Watch投放美国版Vogue,提供18K玫瑰金版本视频展示,刘雯戴上Apple Watch登上中国Vogue封面,到现在推出史上最贵的iPhone XS Max, 你完全可以看出苹果从未放弃进军奢侈品的野心。
截至目前,苹果公司的市值为10935亿美元,这个数字是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市值的6倍,后者的市值为1470亿欧元。
(来源:时尚头条网 Drizzie)
共2 页 上一页 [1] [2] 第1页 第2页
iPhone正压榨用户的惯性购买力:惊喜变成现金奶牛
史上最贵iPhone创新乏力 黄牛称不确定是否入手
IDC预计iPhone 2022年出货2.38亿部
苹果2018款iPhone有望卖出3.5亿部 中国用户是主力
机构:未来12到18个月iPhone出货量最高可达3.5亿部
搜索更多: 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