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呼吁大家三年后再回头来看其决定是否正确。
王健林把2017年称为“史上难忘的一年”。
从资产出海受阻、出售资产到团队高管频繁离职,王健林和他的万达集团这一年过得动荡而颇有争议。近日,在2017年万达年会上,王健林发表了万字工作总结,对市场关注的“贱卖资产”、负债和转型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从公开数据来看,虽然一直在出售资产,但万达集团的盘子依然很大:其2017年收入高达近2274亿元,总资产达7000亿元,其中国内资产占比93%,国外资产占比7%。
关于卖卖卖:买也好、卖也好,关键看能否赚钱
“买就说这个公司好,卖就说这个公司不好,这是根本不懂商业思维。” 2017年7月,万达将文旅项目和酒店资产分别转让给融创和富力,对于这些转让,市场众说纷纭,“贱卖”之声不绝。对此,王健林表示不同意。
他强调,不管买也好、卖也好,关键看买卖之间能否赚钱。对万达的买买买和卖卖卖,关键看买和卖分别是什么价格。“万达过去几年在海外投了一批项目,现在决定清偿海外债务,卖一半资产就能把全部债务清偿,说明买和卖之间赚钱了。通过转让文旅项目和酒店资产,万达减债了440亿元,回收现金670亿元,相当于减债1100亿元。”
对于卖出文旅项目,王健林称,这主要是考虑到“万达已持有大量较高收益的万达广场物业,没必要再持有文旅项目”。从收益来看,文旅项目“需要七、八年有息负债才能往下走,十几年才能收回投资。虽然通过销售物业能回收大部分现金,但至少五到六年内,每年净增1000亿负债,压力相当大”。
关于酒店,王健林表示,虽然“万达酒店建得不错,成本也低,但酒店整体年平均回报率低于4%,全部酒店每年吃掉十几个万达广场的净利润”。因此,将重资产的文旅项目和酒店卖掉,做轻资产买卖,才是上策。
对此,王健林呼吁大家三年后再回头来看其决定是否正确。
负债过高?王健林:将采用一切资本手段降低企业负债
2017年,高负债是围绕万达的一个重要话题。
2017年6月,包括万达在内的多家企业,因为此前在海外投资上比较凶猛,在授信及风险分析上遭到多家银行排查。随着排查发酵,万达的债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市场一度称其“负债高达4000亿元”。
债务压顶之际,王健林迅速断臂求生。除了2017年7月卖出文旅项目和酒店产业,万达还出手了多个执行中的海外项目。
2017年9月和10月,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下调了万达的信用评级,这触发了万达提前偿还部分境外贷款的条款,规模超过10亿美元。2017年11月福布斯发布的《2017中国富豪榜TOP400榜单》显示,2016年还是首富的王健林资产下跌超过540亿元,滑落至第四位。
另外,王健林旗下的万达商业回归A股之路也不太顺利,数月来一直停在上证IPO排队的50到60位之间,这对签了“对赌协议”的王健林来说相当棘手。万达私有化项目书显示,如果万达商业2018年8月31日前未能实现A股上市,万达将回购全部股份,并向海外及境内投资者分别支付12%和10%的利息。
2017年12月,王健林公开承认,万达商业确实有四千多亿元负债,但这一概念被搞错了:在房地产行业,预售房款都算负债,只有等到房子竣工了,拿到竣工证才能转化为收入,所以大型房企常会有千亿预售算到负债里。万达商业的负债是指预收房款、预备的储备金等银行贷款合计的状况,不是简单的欠银行四千亿元。
对此,王健林在万达年会上称,将会逐步清偿全部海外有息负债,“采用一切资本手段降低企业负债”,包括出售非核心资产、合作管理别人的资产、保持控制权前提下的股权交易等。目前,除了万达商业A股退市资金有了可靠方案,万达还计算用两到三年时间,将企业负债降到绝对安全的水平。
他强调,万达集团在全球绝不会出现任何信用违约,“万达30年没有出现一起信用违约,我们把信用看得比资产、利润更重要。” 共2页 [1] [2] 下一页 万达售670亿元资产背后:王健林许下三年赌约 王健林已接洽投行将万达体育IPO 拟融资10亿美元 王健林:万达广场去年开业49个 轻资产广场24个 王健林:万达2017年租金收入增30.3% 租金收缴率100% 地产周报:万达披露2018规划 王寿庆离开宝龙 搜索更多: 万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