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屈臣氏一直以来都以打造品牌、引导消费作为自身经营的主要方针,也就意味着店内导购充当着培养消费者的角色。在走访屈臣氏位于北京西直门凯德晶品购物中心的门店时记者发现,在店内人数不多的情况下进门没多久就会有导购人员来到身边询问诉求,当获悉记者想要购买补水产品后便开始推荐某国产品牌的套装,表示该产品“性价比高”、“很多人购买”、“适合你的肤质”,但当记者表明想购买另一品牌产品后,导购人员便离开了身边。对此,陶跃庆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随着经济增长和消费理念不断提升,人们更加注重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追求服务等附加价值。尊重消费者的自我意识、增强消费体验新鲜感、提供专业知识和有价值的服务逐渐成为主流,而屈臣氏原有的引导消费理念和权威便会被抛弃。”
消费结构的升级不仅带来了对购物体验的更高要求,更使消费者拓宽了对国际品牌的认知。近年来,欧美与日韩品牌大量进入我国美容市场并受到人们强烈追捧,而受制于采购系统的僵化,屈臣氏很少会引进一些国内消费者喜爱的热门产品,自然失去了很多极具潜力的消费者,甚至在很多90后消费者眼中,屈臣氏已是“上一代”的时尚标签。
压力之下的转型之路
“作为一家老牌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企业,屈臣氏想要重新在市场上占据领先优势,首先要根据行业发展特点实现线上线下的差异化经营,其次要打造高端和个性的形象标签。”
在陶跃庆看来,未来线上购物平台将成美妆产品的主流销售渠道,只有将线下体验与线上购买更好地结合才能满足消费者多方位需求。而随着消费者愈加成熟,对产品的高端化和个性化需求也更加明显,如果仍因循守旧发展固有品牌,则很难带动销量的上涨。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屈臣氏及百佳中国行政总裁罗敬仁因个人原因请辞,曾任屈臣氏中国首席营运总监的高宏达于4月1日接任并全面接管屈臣氏中国业务。随着新掌门人的上线,在四面楚歌之中,屈臣氏也开始尝试突围。
4月14日,屈臣氏在中国的第3000家门店落户上海,与以往店面相比显得更加年轻化和潮流化,不仅引进了年轻人喜爱的品牌、开设日韩潮品专柜,还设置了美妆互动及皮肤测试区域,前者借助AR技术可帮助消费者进行虚拟试妆,后者则是通过科学专业的服务给予消费者有针对性的护肤指导,让顾客可以在消费前事先体验。
此外,屈臣氏方面还向记者表示会持续按照消费者的需求,不断丰富产品及服务。将来在美妆、护肤、头发护理等领域会增加更多专业线品牌,并应消费者需求引入更多国内外品牌。同时完善线上布局,通过覆盖主流电商平台、发布美妆APP莴笋、开设个性化线上门店等方式提供线上购物服务。而针对如何改善导购过度推销这个长期以来的问题,屈臣氏方面在回复记者采访时称:“全新升级的潮流店减少了第三方美容顾问的数量,并增加屈臣氏自有的专业员工,将通过专业的皮肤专家和化妆师团队改变现有的顾客服务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就目前的情况可以看出,屈臣氏已经迈开了转型的步伐,至于未来能否突破与发展,仍待时间检验。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人们更加注重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追求服务等附加价值。尊重消费者的自我意识、提供专业且有价值的服务将逐渐成为主流。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铮 共2页 上一页 [1] [2] 美妆周报:屈臣氏中国区业绩连降 悦诗风吟联手腾讯 屈臣氏发布年中报:上半年新增店铺450家 屈臣氏中国销售下降6.2% 转型致同店跌幅收窄 屈臣氏美妆领域受挫,卖药能否起死回生? 屈臣氏重操旧业要在线上售药,这恐怕不简单 搜索更多: 屈臣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