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动态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企动态 >> 商家动态 >> 正文
屈臣氏中国市场业绩连续下滑 转型迫在眉睫

市民前往屈臣氏门店选购商品。图/视觉中国

市民前往屈臣氏门店选购商品。图/视觉中国

  据屈臣氏集团所属长江和记实业公司发布的2017年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屈臣氏中国区营收106.15亿港元,同比店铺销售额下降6.2%,相较去年同期8.5%的跌幅有所趋缓。门店转型、调整产品线、拓展新店、发展电商,在业绩的承压下,屈臣氏正在积极变革以适应当前不断升级的消费结构。未来这家老牌零售企业能否成功赢回消费者的青睐,实现触底反弹,还是持续低迷一蹶不振,我们拭目以待。

  曾经风光无限如今业绩下滑

  记者查阅财报得出,截至今年上半年长江和记实业公司零售部门收益总额为735.57亿港元,与去年同期734.13亿港元的收益较为接近,其中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即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和EBIT(息税前利润,即未计利息、税项前的利润)分别为65.27亿港元和52.32亿港元,同比分别减少1%及2%。值得一提的是,在屈臣氏上半年中国市场门店数量增加15%,达到3014家的情况下,同比店铺销售额仍下降6.2%,让人不禁唏嘘,曾经风光无限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如今正深陷业绩下滑的泥沼,并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

  1828年,一家名为“广东大药房”的店面于广州沙面开业,主营本地生产或进口医药及个人护理产品,随后迁移到香港创办连锁药房,并于1871年正式更名为“屈臣氏”。1989年,中国第一家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在北京开业,带有鲜明“个人护理”烙印的它在当时几乎没有同类竞争者,曾一度占据了保健及美容产品的零售市场。随着在国内一二线市场的成功布局,快速扩张、不断开新店成了屈臣氏的战略布局,2007年屈臣氏在江苏南京拥有了它在中国的第300家分店,截至今年4月在上海开业的第3000家潮流店,十年之间它在中国的店面数量实现了10倍的增长,会员数量也已经突破6000万人。

  由于门店扩张带来的高渗透率、独家代理及自有品牌占有的高比例以及创新的会员模式,使得屈臣氏在登陆中国市场的早期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之前很依赖屈臣氏,几乎只要去逛街就会到商场附近的门店购买一些护肤品,付款时经常会排长队。”消费者吴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感受,“现在去大多是买瓶水或零食,一来护肤和彩妆产品没有丝芙兰的高端,很多都是国产或没听说过的小众品牌,二来也不如在电商平台购买方便,感觉店内的顾客也不如以前多了。”事实上,屈臣氏中国的市场业绩增长放缓已经持续了3年的时间,并在2016年出现了首次负增长,与2015年相比总销售额下滑了3.82%,同比店铺销售额的跌幅则为10.1%。

  消费结构升级重挫传统商业模式

  市场消费分析师、财经评论员陶跃庆告诉记者:“错过线上发展、权威消解、品牌老化是导致屈臣氏业绩疲软的主要原因。”他指出,目前中国的个护美妆行业已经迎来了电商时代,近年来诸如乐蜂网、聚美优品等美容电商的出现掀起了一轮新零售的浪潮,与此同时,屈臣氏仍在不断开疆拓土、增加店面数量以求盈利,错过了电商发展的最佳机遇。

2页 [1] [2] 下一页 

美妆周报:屈臣氏中国区业绩连降 悦诗风吟联手腾讯

屈臣氏发布年中报:上半年新增店铺450家

屈臣氏中国销售下降6.2% 转型致同店跌幅收窄

屈臣氏美妆领域受挫,卖药能否起死回生?

屈臣氏重操旧业要在线上售药,这恐怕不简单

搜索更多: 屈臣氏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