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百货区,商场内必胜客、一茶一坐、禾绿回转寿司等餐饮仍正常营业。“我们只是听说要转型,有的说商场照开,就是店铺有调整,有的说这楼上楼下都要转型做写字楼。但我们餐饮店不关门,不管怎么转型都需要吃饭的地儿。”一位餐饮店工作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2006年,风头正健的庄胜崇光增添新馆,营业面积创下单体店之最。2013年5月,崇光百货启动新馆调整计划,尝试压缩传统零售区域,意在将新馆打造成购物中心模式。但这样的尝试并未奏效,产权分散的制约因素让新馆调整节奏迟缓,商城人气也一天不如一天。到去年,庄胜崇光曝出拖欠巨额货款的纠纷,Boss、Cartier、Calvin Klein等知名品牌也相继撤出。
百货业关店潮还将持续
迷失的庄胜崇光,下一站去哪儿?
“对于处于黄金地段的庄胜崇光来说,一部分转为写字楼,一部分转型为综合购物中心,增加更多餐饮、休闲、娱乐、教育等体验类项目,无疑将会吸引更多客流。”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分析。
不过,庄胜崇光转型调整的教训说明,百货店变身综合购物中心并非易事,百货业关店潮还将持续。“截至去年底,国内百货店共关店194家。”洪涛告诉记者,这是消费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6—2017)》,未来5年内,中国的商品交易市场有1/3将被淘汰,1/3将转型为批零兼有的体验式购物中心,还有1/3将成功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对接。
日前,阿里巴巴与百联集团宣布启动战略合作,发力“新零售”;京东也悄然在线下布局“京选空间”实体店引导消费者“回流”。业界分析,当百货商场不再是千店一面的旧模样,拓展个性化的综合体验店,才能吸引消费者回流。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范晓) 共2页 上一页 [1] [2] 庄胜崇光百货依靠特卖苟延残喘 转型或变身写字楼 欠款纠纷未解 北京庄胜崇光沦为杂货特卖场 北京庄胜崇光拖欠货款纠纷缠身 遭知名品牌抛弃 电梯停运、品牌撤柜 庄胜崇光百货面临“生死劫” 转型失败 北京庄胜崇光百货遭品牌集体抛弃 搜索更多: 庄胜崇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