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店转型调整的风波还未平息,宣武门庄胜崇光百货(以下简称“庄胜崇光”)再被曝出已长期拖欠供货商货款。记者从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查到已公开的裁判文书显示,去年12月至今,涉及庄胜崇光的裁判文书达84份,均为合同纠纷案和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此外,知名化妆品牌现已集体“抛弃”庄胜崇光,其中一家化妆品牌导购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撤柜是被“逼走”的。


“逼走”名牌
本报曾于2016年12月13日报道《庄胜崇光遭知名品牌集体抛弃》,引起业内广泛关注。1月3日,记者再次前往庄胜崇光并在本馆看到,曾占据商场一层半壁江山的化妆品区已一片狼藉,希思黎、SK-II、IPSA等多家知名化妆品牌均已撤柜,仅剩的两三家品牌导购也正在下架试用品,并进行清点。导购表示:“撤柜是由庄胜崇光一手促成的。”
2016年12月底时,多家化妆品专柜店员曾对记者表示,无论是化妆品的货品还是色号早已不全,大量产品出现断货现象,导致品牌无法正常销售。而庄胜崇光长达数年的新馆调整也致使商场损失了大量人气,商场降低了促销频率和力度,导致专柜、百货和消费者三者间形成恶性循环。
1月3日,在庄胜崇光一家仍在“坚守”的法国化妆品专柜内,导购介绍,目前品牌在售产品仅剩身体乳和防晒乳两种产品。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到,专柜地上、桌上摆满了已装袋的试用品,品牌似乎已做好“撤退”准备,化妆品生产日期也多集中于2015年。该导购证实,1月3日是品牌在庄胜崇光经营的最后一天,1月4日起将彻底告别商场。为了及时清空仅剩的几千元库存,该品牌在最近两天进行了全场8折促销活动。
导购还表示,品牌是被庄胜崇光逼走的。“品牌的其他产品早已卖空,庄胜崇光不订货,品牌也不给专柜发货。”其他化妆品牌基本已在去年12月31日集体撤离,仅存的品牌最迟将在今年2月前终止经营。“装修后的庄胜崇光没有化妆品专柜。”上述导购表示。
随后,庄胜崇光相关负责人以“不接受任何采访”为由回绝了北京商报记者。位于一层的收银员则表示,不太清楚商场调整情况,还未接到通知。
拖欠货款称“没钱”
记者随后对庄胜崇光拖欠巨额货款一事进行核实。多位供应商表示确有此事。
一位进口产品商贸公司知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庄胜崇光拖欠公司的货款已达上百万元。“庄胜崇光采取联营的模式进行经营,由收银台统一进行收款,但庄胜崇光集团相关负责人用供应商的这部分钱去非洲投资金矿时出现亏损,导致无法进行清算。”
据透露,这家公司目前还未从庄胜崇光撤柜,但营业收入已大不如前。“此前每月的营业收入在30万-40万元左右,目前仅为3万-4万元。”上述负责人还表示,公司去年已在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进行多次催款,但庄胜崇光以“没钱”为由拒绝支付货款,仅表示通过减免公司每月的租金、水电费抵扣。此外,日渐流失的消费者也对商场和入驻商家造成巨大影响。“北京众多折扣力度大、新鲜业态多的百货及购物中心对崇光百货造成冲击,崇光百货早已无法组织促销。”上述负责人表示。 共2页 [1] [2] 下一页 电梯停运、品牌撤柜 庄胜崇光百货面临“生死劫” 转型失败 北京庄胜崇光百货遭品牌集体抛弃 庄胜崇光卖商铺后遗症恶化 庄胜崇光百货难复当年之勇 北京庄胜崇光百货难复当年之勇 新馆一波三折 搜索更多: 庄胜崇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