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动态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企动态 >> 供货品牌 >> 正文
温氏股份怎么养出8亿只鸡:大同理想 全员持股

  2000亿元巨擘,最后的温氏

  事实上,温氏一直在寻求上市,融资、内部股财富变现的渴望从未减退。

  第一次尝试是1998年。然而,“股东超200人”成为温氏通向资本市场的天堑,全员持股的大同理想遭遇现实尴尬。

  2002年,温氏将新兴县养猪公司“华农温氏”改制为股份公司,并寻求上市,但因同样的“股东超200人”问题而搁浅。

  2008年,温氏将动物保健业务拆分,组建大华农,改制后再次寻求上市,却遭遇暂停IPO。

  2009年,温氏尝试借壳华农温氏上市,却第三次因“股东超200人”被拒。

  2011年,大华农转而创业板IPO。

  2012年,温氏与中金公司数度接触,商讨整体上市事宜,却第四次栽倒在“股东超200人”面前。

  五次上市全部夭折——温氏年收入从几千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387.23亿元,生猪上市量从0增长到1 218万头,位居全球第二。温氏,一度被戏称为农林领域最著名的、最庞大的非上市企业。

  转机出现在2013年12月16日。证监会发布新规,温氏在整体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后,可申请核准为“非上市公众公司”,再申请挂牌上市。

  随后,温氏迅速向广东省股权托管中心申请公司股份托管。2014年9月,证监会认定温氏为非上市公众公司,一切上市障碍得以清除。

  考虑到IPO排队的煎熬,2015年11月2日,温氏最终以吸并大华农的方式完成创业板上市。

  全员持股下的6 700多位温氏股东非富即贵,实现财富变现;其总市值曾一度达到2 500亿元,相当于8个牧原股份,10个圣农发展,36个罗牛山,62个西部牧业

  此时,距离温北英实践“七户八股”已经过去32年,“同创(业)共富(裕)”的梦想终究是圆了。

  然而,面对远超同行的市值,资本市场还是响起质疑的声音:巨擘温氏能够持续吗?

  长江证券出具的研报称,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叠加,农村劳动力供给短缺,加上收入增长缓慢,养户存在弃养可能。

  一个数据似乎证实了这种猜测:2015年,温氏养殖户为5.52万户,比2012年还要低,已有5年时间徘徊于5~5.6万户区间。

  而且,还有更棘手的环保问题。在一些养殖大县,粪便造成的土地污染严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实施限制性政策。

  以上种种,都在说明温氏的“公司+农户”模式面对挑战,也在某种程度暗示:中国再难出现第二个温氏。

  据接近温氏的人士透露,温鹏程亲自抓管环保问题。在他的办公室里,显示器上除了经营数据就是环保数据,可以看到每一个改良的水池子出来的水质情况。而在过去几年里,温氏已经在环保技术方面投入了十多亿元。

  温氏正试图通过“产出效应”化解环保问题。比如,在温氏旗下一个活禽交易中心,每日产生数十吨废水,经过十一级净化处理后,水质可超普通自来水,可循环使用,而净化处理所节约的成本可以与自来水水价相抵。以一套净化设备80万元的投入计算,需要4~5个月的时间收回建设成本。

  温氏也相应抬高了养殖户的加入门槛,欲与温氏合作,必须首先通过环评。

  显然,温氏站在新的历史拐点,前方是一个“质”比“量”更为重要的时代。

  据了解,温氏当下正试图布局食品加工产业及电商。尤其是后者,温氏已战略入股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公司新美大,其自有的O2O食品生鲜店已在深圳铺开,正处于摸索阶段。

  在一次分享会上,温鹏程曾说,温氏已经规划到2019年以后做什么了,这几年必须要把基础打好。

  届时,温氏是一家养殖企业,或是一家高科技平台企业,还是一家农业全产业链企业——只有等待时间的检验了。

  文/《商界》杂志  记者?唐?亮

3页 上一页 [1] [2] [3] 

中报十大净利王出炉 养猪大户温氏股份挤进前十

净利跟猪一起飞 温氏股份赚钱多3倍

温氏股份成猪周期赢家 公司已做好“下坡“时方案

养猪也能数钱数到手软 温氏股份月赚10亿

温氏股份养殖模式揭秘:“公司+农户”大举扩张 监控成难题

搜索更多: 温氏股份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