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美特斯邦威(以下简称“美邦”)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财报。
去年遭遇上市以来首次亏损的美邦,重塑渠道转型在2016年效果初显。在市场低迷的服饰大环境下,扭转了下滑趋势转为正增长。报告期内,美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68%。不过,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虽较去年同期减亏约36%,亏损数字依旧超过了6000万。

美邦认为在报告期内,公司在前期积极推动互联网化转型的同时,聚焦Meters/bonwe、 ME & CITY等品牌核心竞争力重塑,围绕不同的生活态度打造精准且差异化的产品及品牌体验,提升组织的专业化能力,深入挖掘线上线下渠道的价值,实现了直营渠道带动加盟渠道,转型已经初见成效。
美邦上市后的“七年之痒”
美邦成立于1995年,瞄准16~25岁活力和时尚的年轻人群,靠着自主设计、生产外包的轻资产模式,以亲民的价格杀入年轻人市场,快速扩张至大街小巷。2008年8月,美邦在深交所上市,2009年、2010年,创始人周成建都坐稳了中国内地服饰业首富的位置。
可惜好景不长,2015美邦迎来上市后的“7年之痒”,出现首次亏损。据美邦2015年财报显示,其净利润同比下降396%,亏损缺口超过4亿元。在线下布局方面,美邦在2012年线下实体店铺已经突破5000多家,但是截至2014年底仅剩4000余家,短短两年时间内关停了近千家店铺。
其实,面对服饰行业的激烈竞争,美邦并非不思变,但它的转型之路却成为了拖垮自己石头。早在2010年12月,美邦就曾上线让消费者在实体店扫码消费,线上购物、线下可退货等功能的邦购网,但是资源配置、物流等基础条件不成熟难以跟上邦购网的需求,加之一些专业B2C网站的夹击,最终这个在当时来讲十分新潮的计划不到一年就黯然收场。
后来,美邦启动的“一城一文化,一店一故事”的O2O体验店,“有范”App开场都声势浩大,但最终却收获寥寥。
加上ZARA、MUJI、UNILO等多个国际快时尚品牌进军中国,消费者习惯逐渐向线上迁移,个性化需求日益明显,也成为美邦服饰市场份额被分流的重要诱因。 共2页 [1] [2] 下一页 重塑渠道 美邦服饰减亏逾三成 H&M,ZARA大热 为什么美邦去年亏损4亿? 服装巨头的悲情转型:美邦、波司登陷入了同样的困境 美邦服饰积极推进战略转型 逐步关闭低效店铺 3年关店1500家 电商或成美邦救命稻草 搜索更多: 美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