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领域专家、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表示,收回代理权与市场好坏无关,外资品牌进入目标市场都要经历这一过程。优他国际时尚管理集团总裁杨大筠认为,国际品牌早期进入中国时,为了降低风险会利用代理商拓展市场,当中国奢侈品市场萎缩,品牌快速扩张,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一定规模时,跨国公司就会选择重回直营。
至于“重资产”模式下的经营压力,杨大筠称,短时间内,品牌直营经营成本、广告成本等均会增加,但长期的布局、升级改造,才能够重获新的增长机会。作为Burberry重度依赖市场,在华改为直营也属战略考虑。杨大筠认为,奢侈品市场低迷,此时回收价较低,也能攫取更多推广机会。据了解,近两年,国际品牌Hugo Boss、Jack Wolfskin、Michael Kors等均已收回在华代理权。
几经挣扎
无论是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定位还是集团内部人事管理方面,Burberry近几年一直在调整、挣扎。7月中旬,Burberry饱受诟病的首席执行官、首席创意官Christopher Bailey被降职,CEO职位将由来自LVMH集团的Marco Gobbetti取代。Bailey执掌的两年来,公司业绩不佳,股价下跌超过20%,市值蒸发了近1/5。去年11月,集团庞杂的产品线整合升级,旗下不同价位的Prorsum、Brit和London三条产品线合并统一更名为Burberry并建设新的风衣工厂。
分析人士认为,Burberry近几年商业气息过于浓厚,设计缺乏新意,造成年轻消费群体流失。周婷表示,对品牌来讲,产品创新是当务之急。杨大筠则认为,Burberry不仅需要去LOGO化,还要加速借助互联网手段使其更易被年轻消费群体接受。Burberry在品牌推广方面应针对年轻消费者甚至“二次元”消费群体更新设计。品牌亦有望下调产品价格。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Burberry今年加大了创新力度。率先实行“即秀即售”模式,并在中国加大微信、微博的推广力度,选取吴亦凡等当红艺人走秀。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王玮 共2页 上一页 [1] [2] Burberry收回全部中国代理权 将继续看好中国? Burberry以5400万英镑收购剩余15%的中国股权 受困业绩 Burberry CEO被降职 Burberry日子不好过:中国不买账 市值蒸发20% Burberry香港市场跌势仍未停止 集团证实裁员 搜索更多: Burber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