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银泰网销售额达9.0亿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 5.9%。不过在刘晖看来,银泰网已然成为鸡肋。
电商企业掌握的丰富数据被认为是秒杀传统零售企业的杀手锏。不过,这种情况或许正在发生变化。刘晖表示,互联网公司的数据是自己的数据,不是整个互联网的数据,并不全面,现在需要的是互联网数据的共享。这个数据百货可以花钱买到的,花几亿建个网站并不划算。
不过,百货业的小伙伴不以为然,自建网上商城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黄国军认为,百货自建网上商城会经历一个洗牌过程,但未来还是有机会的。天虹现在布局了独立于实体店的网上商城,还有终端便利店解决最后配送一公里。“不能割裂pc端和手机端。以后网站结合手机用户端,能够更好地发展移动互联的作用,未来基于LBS的商业肯定大有所为。现在出现一些服装品牌在线导航,为消费者提供搭配,这些都是基于LBS系统。”
O2O“虚火”
虽然百货转型方式各异,开放程度也不尽相同,但大部分百货乐于向互联网公司抛出橄榄枝。上品折扣在杭州与腾讯携手打造微信O2O概念店,王府井百货尝试导购数字化,百货在微信上开通服务号更为常见。
张兵认为,现在O2O炒得比较火,但是线上线下融合需要时间,即便是互联网思维下转型速度加快,也需要时间。形式上的O2O达不到实际O2O的结果。
相比之前百货入驻微信就宣称自己推行O2O战略,如今百货和互联网公司有了更深层次的合作。除了阿里巴巴和银泰联姻,万达也与百度、腾讯结盟。令传统百货欣慰的是,这些巨头对未来出路似乎也不太明晰,对于合作形式语焉不详。
张兵分析道,现在的线上线下购物群体相互独立性,交叉度还不够。但是从大的趋势来讲,未来商家通过举办活动引导,客群的重合度会逐渐增加。他们的融合度越来越高的时候,合并优势会体现得明显一些,但这需要过程。
在张兵看来,在经济环境竞争形势的推动下,将会出现更多的资本渗透,最后达成线上线下融合。然后反馈到工业生产环节,引起整个供应链变革,最后达到新的平衡。
百货尝试新的转型方向无异于进行一场前途未卜的赌注,短期内效果不明显,对于未来何去何从百货们内心茫然,最省心的办法是购物中心化和品牌调整。
以天虹为例,除了互联网化,尽量摘掉老套的百货标签,进行购物中心化。在商场内增加体验业态。此外,实现商品的主题编辑,按照场景、生活方式来陈列商品,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山东利群百货的转型也主要以品类调整、增加体验式业态为主。
品牌调整的效果立竿见影。黄国军指出,百货再怎么转型,最核心的还是商品。百货要要考虑的是,如何提供一个让顾客更好、快速地以最低成本买到商品的环境。
不过,百货品牌调整和购物中心化并不能抵御行业寒冬,而且还有潜在的威胁在靠近。刘晖担心,除了电商之外,百货之后还会遇到其他冲击。比如移动支付、APP等。“未来最有可能冲击百货的是APP,细分市场。我看了几个项目,都没大力做推广。有的是品牌商自己做,有的是技术公司做的小型移动商城。”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记者:李婷) 共2页 上一页 [1] [2] 杭州:银泰城还没硬起来 大悦城行不行? 银泰与武商联为鄂武商股权4次交手 国资缘何频遭举牌 淄博银泰城9月30日开业 国庆客流量突破百万 央行放松限贷紧箍咒 银泰拿下杭州蒋村17万方商地 杭州首家动物园咖啡馆湖滨银泰店正式开业 搜索更多: 银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