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太医郑州素朴中医院孟毅教授,三甲医院主任医师,国家级知名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巡讲专家,擅长运用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梗后恢复、顽固性失眠等内科疑难杂症。
很多人觉得高血压是一种病,但其实在中医看来,高血压更像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就像头疼、头晕一样,只是血压升高的外在表现。

为啥会血压升高呢?孟毅教授表示,这得看看身体是不是出了啥问题。比如说痰湿,就像身体里有多余的、黏腻的 “垃圾” 堆着;肝气郁结,就是肝脏的气不顺畅,堵在那儿了;肝阳上亢,是肝脏的阳气太旺;还有阴阳两虚,身体里的阴和阳不平衡了,这些都可能让血压升高。
有个患者刘某,高血压四年多,病情老是反复。近五个月,头晕加重,来的时候血压 130/100mmHg。之前他一直把高血压当独立疾病治,光靠降压药维持。后来发现治标不治本,身体肯定还有别的问题,就来找孟毅教授帮忙。
孟毅教授诊断,他的症状有头晕、头昏、全身无力、气短、恶心、大便干燥,还有血压偏高,舌淡红,苔薄白。从中医角度看,这是痰蒙清窍的问题,得用化痰清窍、活血通络的方法来治。
于是,孟毅教授开方:黄芪、白术、石菖蒲、法半夏、葛根、川芎、丹参、土元、炙甘草、远志、当归、制香附、赤芍、白芍等。
等患者再来复诊时,血压降到了125/90mmHg,头晕减轻了,胸闷气短等症状也没了。孟毅教授嘱咐他继续吃药,观察病情。

过了一阵,患者说血压稳定了,头晕也没了。孟毅教授让他再喝一段时间,巩固身体状态。到现在随访,他血压一直平稳,也没其他不舒服的。
在这个病例里,患者是因为痰湿阻碍了脾胃正常运转,就像路被堵了,清气升不了,浊气降不下,时间长了有痰瘀,堆在脑窍,才导致头晕、头昏和血压升高。
用药方面,菖蒲、半夏、苍术、远志能化痰开窍,像给堵住的路清障;丹参、土元、赤芍等可活血通络,给血液循环系统疏通管道;黄芪、白术、葛根能健脾升清,帮脾胃恢复功能,让清气上升。
不过那些药性偏温燥的药材可能耗阴血,所以用当归配黄芪补气生血。白芍滋养阴液,川芎、香附一起调理气血,让气血运行更顺畅,炙甘草则健脾和中,协调脾胃功能。
最后,孟毅教授叮嘱,调理身体需要对症,每个人体质和病症不同,不能盲目用他人的方子。这样综合调理,才能标本兼治,从身体内部解决问题,让血压平稳下降,头痛头晕也不再来。总之,要记住,想解决高血压问题,得先弄清楚它产生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