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天下汇频道 >> 正文
半成品 线上餐饮的“香饽饽”

  “一只活鸡的平均售价是120元左右,做成预制菜后,每只鸡的产值能达到300元左右。”张鉴国试制的三黄鸡预制菜大获成功,不仅拓宽了当地禽类产品的销路,而且公司原有的生产线也进一步扩容。

  预制菜作为农产品深加工的新形态,已经引起许多企业关注。在国联水产总部,研发经理黄勇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通过产品试吃会,收集预制菜食材、口味、烹调工艺的意见,推出符合大众口味的预制菜。黄勇认为,工业化的烹饪设备与厨师现场做菜截然不同,预制菜研发的难点就在于利用工业化设备,使产品最大程度接近厨师的味道,还原厨师的风味。

  国联水产研发出的青花椒烤鱼,目前已实现规模量产。一条罗非鱼经过宰杀、腌制、预加热、调味、速冻后,便能走入商超货柜,成为加热即食的烤鱼预制菜。据国联水产相关负责人介绍,青花椒烤鱼一上市就受到市场欢迎,如今已经远销至加拿大、印度等地。这款预制菜产品的成功,不仅使企业受益,还带动了产业链上游的罗非鱼养殖。

  预制菜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搭建了桥梁,让消费者吃得又快又好,还能加速农产品加工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增加农户收入。

  由“小而散”走向“标准化”

  预制菜并非新概念。外卖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使料理包、预制菜需求扩张。防疫期间,“宅家消费”越来越多,农产品加工企业、生鲜电商、线下餐饮品牌纷纷入局预制菜行业。

  与此同时,预制菜的“升温”也伴随着争议。有网友评论,预制菜只能做出标准化的单品,相对于菜系多样、口味各异的中餐,预制菜无法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尽管国内已有超过74%的连锁餐饮企业自建了中央厨房,将预制菜配送至门店制作,头部企业如西贝、真功夫、小南国等使用预制菜的比例超过80%,但中国近七成的预制菜加工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产品安全与质量缺乏统一标准。

  因此,预制菜行业虽然蕴含着无限商机,但走向高质量发展仍需在供给侧形成合力。生鲜电商拥有稳定的用户群体和成熟的冷链物流配送优势,联合优质企业、研发自营产品是推出“爆款”预制菜的秘诀。

  对于线下餐饮业来说,需要认识到预制菜兼具食品和餐饮的属性。食品行业卖产品,餐饮行业卖服务,如果线下门店一味追求效率,试图用预制菜削减人工成本,消费者必然很难买账。在保证口味与就餐体验的条件下,提高菜品制作的标准化程度,才能让预制菜生意做得更好。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朱金宜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线上餐饮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