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后A股市场表现强势,在上市公司三季报密集披露的情况下,基金调仓换股的方向,转移到了光伏、重卡、汽车、农药等高景气度行业。与此同时,公募基金发行市场上爆款基金源源不断,再现百亿元级公募新发基金。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权益类发起式基金产品发行呈上升趋势,公募主动权益类产品成为机构委外资金的一个新选项。而另一方面,年内私募“新成立”与“注销”数均超800家,进出换手率几近持平。
观新基金的发行,10月12日,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弘基金”)新推出了一只债券型基金。同期,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欧基金”)和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基金”)分别推出了一只新混合型基金。
一、基金行业动态
1、基金调仓“紧盯”三季报,“聚焦”光伏、重卡、汽车等高景气度行业
国庆长假后A股市场表现强势,据了解,由于科技、医药和消费行业龙头股前期涨幅较大,在上市公司三季报密集披露的情况下,业绩能否达到预期成为机构关注的重点。基金调仓换股的方向,也转移到业绩增长有望消化高估值的标的,光伏、重卡、汽车、农药等高景气度行业受关注。
国庆长假后,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部分概念股,短短3个交易日涨幅就超过20%。从机构调仓方向看,除了三季报预期差等短期因素外,行业景气度等是长线资金的重要考量因素。新能源汽车、光伏、重卡、原料药、轻工等板块,成为机构布局的方向。从业绩预告情况看,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业绩大面积预增。光伏领域的天合光能、奥特维、中信博、固德威等,风电板块的明阳智能、新强联、泰胜风能等公司均业绩预增。农药板块的雅本化学、利尔化学等公司的业绩预告也都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增。
2、百亿级公募新发基金“再现”,“固收+”基金悄然走红
国庆节假期结束后,在市场热度明显升温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发行市场上爆款基金源源不断。进入10月份,先有5只百亿元级别蚂蚁战配基金发售的圆满落幕,后有“固收+”新发基金,嘉实浦惠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三日销售150亿元宣布提前结募,市场又现百亿元级新基金。不难看出,2020年公募新发基金市场火爆态势持续加码,频频为股市“输血”。
事实上,今年以来在股市、债市先后震荡调整背景下,像嘉实浦惠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这类的“固收+”基金悄然走红,备受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热捧。由于具备“减震”策略,能够均衡布局股债多类资产,有望在更低波动水平上追求长期更优回报,成为不少投资者的“真香定律”。
3、机构委外资金“新选项”,定制公募权益基金潮兴起
10月13日,景顺长城泰保三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开始发售,据了解,这是一只不向个人投资者公开发售的机构定制公募权益类基金。近期嘉实基金、中欧基金、上海东证资管等基金公司也成立了多只机构定制的权益类发起式基金。该类产品的发行近期也呈上升趋势。
机构委外资金一直是公募基金的“必争之地”,但委外资金普遍通过基金公司专户定制产品,属于私募产品。而今,公募主动权益类产品成为机构的一个新选项。业内人士表示,从一方面可以看出,公募行业的价值正在被机构充分认可;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权益类资产赚钱效应明显的背景下,机构委外资金正借道公募基金长期布局权益市场。
4、上半年企业年金成绩单出炉,总规模首次逼近2万亿元关口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发布了2020年二季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披露了近2万亿企业年金的半年成绩单。在今年A股结构性行情的带动下,企业年金今年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高达709.17亿元,上半年加权平均收益率为3.9%,整体收益稳健。
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全国9.97万个企业积累企业年金总规模为1.98万亿元,历史上首次逼近2万亿元关口。从企业年金计划的不同类别来看,含权益类资产的表现明显优于固收类组合收益。今年上半年,单一计划和集合计划中的固定收益类组合的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67%、2.78%,相比较而言,单一计划和集合计划中的含权益类组合收益率分别为高达4.14%、4.48%,权益类资产分别跑赢约150个、170个基点。
5、年内私募“新成立”与“注销”数均超800家,“进出”换手率几近持平
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发现,年内全市场注销私募数量已达到了817家。分月份来看,9月份注销数量最多,超过了百家,其次是8月份,近90家左右。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分批公示的名单来看,注销私募分为两类,分别是主动注销和以公告注销,后者多是中基协依据相关管理规定进行注销。
与此同时,年内新成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也高达814家,私募基金“进出”换手率几近持平。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当前已成为常态,募行业正在向规范化、精细化过渡。从注销和备案数量几近持平情况来看,未来的私募机构将更注重差异化发展,只有掌握核心竞争力,才能做大做强。
二、基金公司动态
1、华夏创新未来认购314.25万户,新基认购户数“喜迎”历史新高
9月25日,5只创新未来基金开始发行,募集期跨越国庆中秋假期。这是基金业首次由一家互联网渠道代销偏股混合基金首发。10月14日,华夏和汇添富两家基金公司发布基金成立公告,至此,5只创新未来基金全部成立,基金行业一场创新销售活动圆满结束。
统计数据显示,蚂蚁平台庞大的客户群体显示出威力,5只创新未来基金的认购户数合计达到近1360万户;汇添富、华夏的公告又一次刷新了认购户数纪录,两只基金的认购户数双双超过300万,分别达到306.77万户、314.25万户。其中,华夏创新未来的314.25万户也成为新基金有效认购户数的最新纪录。
2、鹏华基金94只基金投资范围新增存托凭证,持有人利益未有不利影响
10月14日,鹏华基金发布公告显示,旗下94只基金将在《基金合同》和《托管协议》投资范围中增加存托凭证。如为指数基金,则将“标的指数成份股和备选成份股”修改为“标的指数成份股和备选成份股(含存托凭证)”。鹏华基金指出,这些基金将根据投资目标和股票投资策略,基于对基础证券投资价值的深入研究判断,进行存托凭证的投资。
与此同时,鹏华基金也说到,投资范围增加存托凭证后,除与其他仅投资于沪深市场股票的基金所面临的共同风险外,这些基金还将面临中国存托凭证价格大幅波动甚至出现较大亏损的风险,以及与中国存托凭证发行机制相关的风险。此外,上述修改未对原有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形成任何实质性不利影响,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修改自10月14日起生效。
3、时隔两年再“出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备案第二只境内私募基金
全球资管巨头近来在中国市场动作频频,继贝莱德获得中国首张外资全资控股公募基金牌照之后,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也在9月底备案了其第2只中国境内私募基金——桥水全天候增强型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二号。种种迹象显示,尽管全球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外资机构布局中国的步伐并未因此减慢。
资料显示,桥水在中国境内的第一只产品名为“桥水全天候中国私募投资基金一号”,成立于2018年10月9日,此次是桥水两年后再度发行境内私募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桥水的2只境内私募基金均采用其擅长的全天候策略。全天候策略是桥水创始人达利欧(Ray Dalio)推荐给个人投资者的低风险资产配置策略。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