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天下汇频道 >> 正文
要WiFi还是要星空?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惹争议

  早在1990年代,就有企业开始涉足太空互联网项目。美国曾经的通信巨头摩托罗拉公司于1987年提出了“铱星计划”,曾发射了66颗卫星。

  毛新愿说,1990年代,火箭发射一次大约是3000万美元,但发射卫星数量只有几颗,完全不同于现在一次搭载60颗卫星的做法。在这种高昂的成本下,为了维持运营,铱星收费远远高于预期,用户数量随之急剧下降,最后项目破产。同一时期,由比尔·盖茨支持的Teledesic项目也在成本飙升和投资者资金枯竭后,于2002年申请破产保护,当时Teledesic只发射了一颗卫星。

  而现在,卫星互联网项目的成本正在随着量产、可回收火箭等技术改进不断下降。毛新愿算了一笔账。按SpaceX此前说的每颗卫星100万美元的制造成本,随着量产,一颗卫星成本50万~100万美元;最昂贵的成本来自发射,但由于SpaceX使用自己制造的火箭,且可复用,因此一次发射60颗卫星的总费用约3000万美元,再加上发射场地、配套设施等等,他认为他们目前发射一颗卫星的平均成本在150万~200万美元之间。

  但直到现在,这依然是一个残酷的商业领域。今年3月末,因和软银之间20亿美元资金的谈判破裂,OneWeb申请破产,当时,该项目的在轨卫星已有74颗。

  “猜猜有多少低轨卫星互联网没有破产?零。”今年3月,在一次会议上,马斯克开玩笑说,鉴于那些破产项目的前车之鉴,SpaceX眼下正致力于“不破产”。

  SpaceX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格温·肖特韦尔曾于2018年的一次访谈中透露,星链项目的总成本约为100亿美元。根据著名投资公司摩根·斯坦利估算,再多增加3万颗卫星可能将会花费SpaceX600亿美元。

  这笔资金如何筹措是个难题。据美国《华尔街日报》今年3月报道,FCC拨出160亿美元的基金,用于在未来10年内改善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服务。SpaceX希望申请到这笔资金,然而,竞标者们认为把资金给SpaceX是一场赌博,一位前FCC官员则表示:我们不允许人们用公共资金投机。

    星链“碍眼”

  2019年5月,当星链计划的第一批60颗卫星发射时,就引发了一场商业伦理的讨论:一家公司单方面地改变了天空的模样,以及可能带来光污染、太空垃圾等实际影响。

  根据联合国卫星登记网站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仍在轨的人造卫星有2000颗左右,即使星链按照此前1.2万颗卫星的计划,也会将这一数字增加6倍。而在同类项目中,“星链”并非唯一参与者。如此繁多的卫星正在争夺天然星空,在天文学界引发了不少批评。

  一个常被引用的例子是,在智利落成的一个价值4.66亿美元、8米宽口径且配有32亿像素照相机的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本来旨在本世纪20年代快速扫描天空。但随着星链卫星群的组建,许多用这台望远镜拍摄的图像都被其“污染”,长时间曝光拍摄的照片中更是可能包含数十条卫星移动轨迹条纹。该大型巡天望远镜对未来4.2万颗星链卫星对观测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发现30%的图像中将至少包含一条卫星轨迹。

  SpaceX对此也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今年1月6日,SpaceX发射了一颗“暗星”,通过将卫星表面涂黑来试验对亮度的降低效果,但该措施仍不满足专业天文台的要求。SpaceX的工程师还提出可以给每个卫星配备一个遮阳伞的想法,以防止反射太阳光,不过目前还未验证。在4月向FCC提交的文件中,SpaceX透露正在研究新的降低卫星亮度的方法,并将在未来几个月中进行测试,此外,该公司将提供卫星跟踪数据,以便天文学家可以更好地协调观测活动。

  意大利都灵天体物理天文台的天文学家罗纳德·德雷梅尔在回复《中国新闻周刊》的邮件中指出,如果卫星隐形得足够好,以至于无法被肉眼捕捉到,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改进,因为这可以使卫星影像数据更容易处理,并且保护地球人仰望一览无余的夜空的愿望。然而,如何在实际和政治层面上解决这个问题上,各方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太空垃圾是另一个担忧。SpaceX表示,每颗星链卫星都将能够追踪在轨碎片并自动规避碰撞,并在到达寿命后自动脱离轨道,推向大气中燃烧殆尽。不过,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等人近日撰文指出,如果这些卫星在轨道上受到损坏或者未能成功分散开,它们仍旧会构成严重问题。在2019年5月发射的第一批星链中,就有3颗卫星失去了联系,无法进行主动控制,从而形成了太空垃圾。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2019年6月发布声明,表达了对这类项目可能会破坏自然天空以及干扰射电天文学频率的担忧,在声明中,该协会将这一太空前沿领域描述为“新的、且基本上不受管制的。”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由于没有人想过卫星发射的数量会增长得如此快,因此监管尚未跟上这个新生的领域。罗纳德·德雷梅尔直言,就对天空可见的影响来看,这类项目的监管完全缺位。他认为, SpaceX之所以步调迈得如此快,部分原因就在于利用当前的监管真空,在规则出现之前,最大程度地抓住机会。

  另一个问题是,通信卫星项目需要如此庞大吗?OneWeb创始人格雷格·韦勒认为,发射比实际所需卫星更多的唯一原因是为了炫耀。“卫星的数量成就一家公司。从公众和筹资的角度来看,多即是好。”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记者/彭丹妮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星链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