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天下汇频道 >> 正文
港媒:自存仓成亚洲“蜗居”的新商机

  3月29日报道 港媒称,总部位于芝加哥的房地产投资企业海特曼公司正押注自存仓业务,认为它是亚洲商业地产的一个新兴主题。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27日报道,管理着417亿美元资产的海特曼公司希望扩大对亚洲迷你仓概念的投资,加强其在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日本的此类资产组合。

  报道称,该公司的高级董事总经理兼全球投资研究主管玛丽·勒德金说,鉴于香港普通公寓的面积很小,自存仓在香港是有市场的,她的公司已经发现了机会。

  勒德金说:“这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个人可能拥有一套面积不大的公寓,没有空间来存放暂时不用的多余设备或家具。”

  她还说,在过去的20年中,美国自存仓物业的净营业收入增长平均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商业地产类型。

  勒德金说:“我们喜欢它的一个方面是,它带来的收入通常远高于其他任何类型的房地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收入比其他类型的房地产更加稳定。全球都在寻求高收益的资产,这是自存仓业务发展的背景之一。”

  报道称,据高力国际称,在香港的私人住宅中,大约76%(即85.2万套公寓)缺乏专门的存储空间。

  报道指出,就普通住宅的面积而言,新加坡最近改进了对开发商的指导方针。新规定要求住宅的最小面积为85平方米,高于之前要求的不低于70平方米,是香港的3倍,香港市区重建局规定的面积是300平方英尺(约合28平方米)。不过,香港最小的公寓可能只有123平方英尺,还不到一个停车位的大小。

  据数据提供商迪罗基公司说,自2015年以来,亚洲发生了12起涉及自存仓的并购交易,价值至少达8.35亿美元。

  高力国际亚洲公司负责估值和咨询服务的董事总经理戴维·福克纳说:“随着公寓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贵,人们开始减少家里的存储空间,把东西搬到其他地方。一些小企业也在这么做。”

  福克纳说:“在香港和新加坡这些高房价地区,自存仓最受欢迎,但所有大城市都代表着未来的机会。”

  福克纳说,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客户,因为短期出租给个人和小企业可能是有风险的。

  但他说:“香港的需求强劲,客户往往会签订长期存储合约。如果将业务外包给一家老牌运营商,业主面临的风险就很低了。”

  福克纳还补充说,使老旧建筑遵守消防规定将增加自存仓运营商的成本。(来源:参考消息网)

搜索更多: 自存仓 蜗居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