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半球近日延续“烧烤”模式,多国经济和国民生活在创纪录高温中受到严重影响,其中农业和工业生产首当其冲。不过,对于生产和售卖解暑降温产品的企业而言,热浪效应大幅提振了它们的业绩。
高温冲击多个产业
据北欧国家瑞典电视台报道,今年7月瑞典平均气温比以往正常水平高出3至4摄氏度,多地创下260年来7月气温最高纪录。
高温天气不止出现在瑞典,也出现在同属北欧国家的挪威、丹麦、芬兰,更出现在亚洲、北美洲、北部非洲等广袤的大陆。从东京到雅典、从北美到北非,热浪席卷北半球。
高温引发瑞典多处森林火灾;挪威、芬兰和丹麦分别出现罕见高温;希腊雅典遭遇40摄氏度高温袭击,并诱发火灾;英国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上千人死于与高温有关的疾病;意大利罗马7月14日高温直逼40摄氏度;连北极圈内的一些气象站也观测到气温超过30摄氏度,森林大火在以寒冷著称的北极圈内燃烧。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接连发表声明:全球多地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接连发生,干旱和高温加剧了北半球野火灾情。这些极端天气给人类健康、农业、生态系统等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德国化学企业巴斯夫(BASF)日前表示,高温导致一些产品陷入供给瓶颈,因为莱茵河水位降低,一些工厂已经无法有效利用河水降温,被迫减产。
受高温威胁的还有法国电力集团(EDF)。该集团日前表示,担心河水受高温影响不能有效给核反应堆降温,集团旗下的4座核反应堆从8月3日起关停。
在高温天气影响下,德国波罗的海沿岸今夏水温升高。汉堡水文局的数据显示,德国波罗的海沿岸今夏水温高达23至25摄氏度,而往年7月水温通常为17至18摄氏度。
据当地媒体报道,由于干旱导致水位下降,德国主要航道莱茵河上的船只运量仅为过去的一半,易北河和奥德河船运也受到影响。
据德国农业部预计,持续的高温和干旱天气将导致谷物减产七八百万吨,经济损失约达14亿欧元。畜牧业也受旱灾影响面临饲料短缺。畜牧业主不得不动用储备的过冬饲料,抑或宰杀存栏牲畜。德国农民联合会呼吁政府向农民采取援助措施,提供多达10亿欧元的紧急援助。
高温天气对韩国农业也造成重创。韩国媒体日前报道称,该国当前养殖业苦不堪言,目前已有超过300万只鸡、鸭等禽类在炎热天气中死亡,相对比较耐热的猪也已经被热死1.3万余只。韩国南海岸的海水温度上升到25.2摄氏度,距离养殖鱼类耐受的最高水温27摄氏度只有一步之遥。
农业大国印度也受到高温影响,原本季风季降水丰富,但今年还未达到历年平均降水水平。该国官方机构预计,今年季风季降水量严峻,全国2万亿美元经济规模中贡献比重达14%的农业面临风险。
消暑行业日进斗金
创纪录的高温在日、韩及欧洲均造成灾情,但同时也为许多产业带来商机,例如冷饮、空调。
日本饮料和啤酒制造商纷纷提高产量,以把握高温带来的商机。麒麟啤酒7月下旬产量增加20%,因需求持续增加。朝日饮料推出有助预防脱水和中暑的含钠饮料;三得利把主力产品Premium Malt‘s 7月至8月的产量增加15%至20%,札幌控股公司的低酒精饮料,产量在7月至8月增加一倍。
热浪也助力空调制造商销售大增。日本富士通预估4月至9月的销售将较去年同期增长7%,达355亿日元;7月底前的一个月,富士通家用空调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加40%。
日本电机工会表示,今年6月空调出货总额达2817亿日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也创下十年来6月最高纪录;由于热浪持续,空调需求将持续攀升。日本《东京新闻》日前报道称,7月14日到23日日本大型购物中心BIC CAMERA的空调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0%;7月14日到30日,大阪一家电器店容量在500升以上的大型冰箱的销量同比增长1.6倍。
许多商品也因酷暑带动销售,包括防晒品、止汗剂、除臭剂;对据称有降温作用、有助睡眠的寝具,消费者的兴趣也持续升高。 共2页 [1] [2] 下一页 热浪导致德国民众疯抢电风扇 货物已供不应求 已达灾难级别?热浪侵袭韩国日本 日本菜价急剧增长 夏至后热浪滚滚,夏季吃海参需要注意哪些? 烤鱼掀起热浪 龙潮迎来大市场 中国内地热浪滚滚火了“高温经济” 外卖员接单翻一倍 搜索更多: 热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