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天下汇频道 >> 正文
万元游学,真旺还是虚火?

  但是何健表示,目前这些国外和国内研学夏令营还是旅游性质更多一些,教育成分比较少。无论是旅游性质还是教育性质的夏令营,相关的培训业务资质和承接旅游业务资质却是必要的。

  打开夏令营产品的搜索网页,各式各样的夏令营产品广告令人眼花缭乱,每家都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产品供消费者选择。有的分为主题探索系列、名校体验系列,还有亲子考察系列等游学路线;有的是文化主题、拓展视野主题或学习语言主题等。

  记者使用网页提供的在线客服询问相关业务时发现,所谓的“在线客服”大部分都是添加客服微信的自动回复。有的网页不提供收费标准,只能添加微信后才能询问,也无法在网页上找到办学的资质信息。

  记者在查询规模比较大的冬夏令营企业资质时,发现部分企业的营业执照上只有“教育咨询”业务,并没有注明其他关于组建冬夏令营团体所需的更明确的资质信息。甚至那些广告挂在搜索引擎头几条的机构,大多竟然是找不到任何官方资料的“野鸡机构”,资质值得怀疑。

  行业标准亟待规范

  何健用“欣欣向荣”“参差不齐”来形容如今的冬夏令营市场。“我在行业内也见过非常多不错的产品和团队,他们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但是,更多团队都存在一些资质上的问题,甚至存在很大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何健说,比如目前出国访学,有的是旅游局监管,但是很多培训机构直接组织一批孩子就成团出国了。

  他认为,明确开办夏令营公司、组织孩子出国游学需要什么资质是一个最基础的保障,“但是目前来看没有相关法律条文或一部指导性意见是针对冬夏令营的”。

  白皎宇则表示,家长在选择夏令营的时候越来越理性,不再一味追求单纯地学习或者单纯地玩,而是希望给孩子一个更丰富有意义的夏令营,更注重综合性的培养,因此更加需要专业且合规的机构配合。面对越来越大的青少年冬夏令营市场,企业在保持良性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希望国家和监管部门有更加明确的行业规范,从而确保提供夏令营服务的经营机构的服务质量与安全性,更好地保障合法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权益。

  游学夏令营产品越来越多,消费人群越来越庞大,需要明确“掌舵手”,才能引领行业良性前行。

  来源:经济日报 佘 颖 丁 琪

2页 上一页  [1] [2] 

家长们的“暑期焦虑”:花三个月工资送孩子海外游学

蹭资源定高价 “博物馆游学”猫腻多

游学、摄影、健身……这个假期,你在娃身上花费多少?

两周花费近4万,你会为孩子“买”一场海外游学吗?

贴“游学”标签旅游产品就能涨价 游学市场质量堪忧

搜索更多: 游学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网站简介 - 刊登广告 - VIP会员 - 开放平台 - 内容制播

    权威商业媒体 零售淘金门户

    Copyright (c)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 红商网 版权所有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