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不用多言,作为用户规模最大,活跃度最早的APP,这里有着充沛的流量,天然就是电商沃土。而且有赞、微店等一批微信电商店铺工具都已经搭建起了成熟的电商体系,证明了社交电商的可行性。
微博作为国民超级APP,也是用户必装应用。随着微博用户的日益下沉,其中优质内容和个性化的选择将左右更多、更多元的消费粉丝行为。
加上和阿里系的紧密关系,容易和淘宝等电商平台形成社交电商新逻辑,这种逻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1-2年还将不断加强。
1、阿里需要平衡淘宝中小卖家和天猫之间的关系,强化中小卖家生态必然要依靠微博等社交媒体,改变电商阶级固化的局面,以多元化策略应对京东挑战;
2、淘宝一直在寻找新定位——创意IP电商,而微博作为内容平台,是强化创意IP属性的最佳渠道,故宫淘宝等一批红人电商都是从微博起家的;
3、淘宝在过去1-2年在阿里生态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但随着和拼多多、腾讯的微信小程序电商战事再起,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局面需要改变。微博是淘宝重新披挂上阵的重要借力点。
可以预见,“淘宝+微博”的社交电商逻辑会和微信社交电商在未来展开角逐。
3
阶层固化打破或成必然
新的战场必然会带来新的格局。
过去几年电商市场的阶层固化明显,大商家和中小商家之间的关系明显板结。大商家可以大肆购买流量,挤压中小商家的生存空间,中小商家缺毫无还手之力,只能靠惨淡经营积累资源。
商家和平台之间的关系,正如地主和佃农之间的关系。佃农租种地主的田地,给地主上交租金,接受严苛的盘剥,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一点点做大。
这用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那段话来形容中小商家一点也不为过:
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惟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然而这条道路漫漫修远,很难只由一个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目的。通常的方式是一家之内创业的祖先不断地劳作,自奉俭约,积铢累寸……逐步上升为地主。这一过程常常需要几代的时间。
不过,社交红人的崛起,社交流量的引入,等于是在原来板结的电商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微信、微博的新流量注入、新玩法引进,使得市场再度充满变量。
在流量和玩法的变量之中,商家可以借助流量打破原有的阶层固化,甚至推动消费升级。女装、美妆、美食、育儿这都是容易打开局面的品类。
女装、美妆这样的淘宝传统品类,过去是低价地质产品9块9包邮的竞争,但是随着红人电商的引入,正逐渐成为年轻女性消费者品质消费的重要渠道。
中国消费升级、消费分级的趋势非常明显,加上幅员辽阔,城市层次多样,不同家庭有不同诉求。赛道复杂、品牌庞杂,而且在不同的城市、不同区域、不同赛道,各个品牌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远远不是一两家企业、一两种模式可以覆盖的。
今年无论是拼多多上市,云集融资等微信生态内的电商波澜,还是双十一网红店超越韩都衣舍,都预示着电商阶层固化的松动。
双十一虽然面临流量危机,但背后的社交转机同样惊人。喊了三四年的社交电商,在今天终于初见曙光。
来源: 深几度 共2页 上一页 [1] [2] 浩德鲸略:“黑科技”助力“双十一”快递处理量创新高 路透:双十一销售额创新高 但年增长率放缓 双十一走到第十年 线下消费力正在被激发 天猫京东严选们的双十一,为何都瞄准“会员”下手? 耐美尔今年双十一男士系列产品交易额突破一千万 搜索更多: 双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