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力量总能加快新事物从出生到死亡的进程。无人零售曾在风口中吸引太多目光,市场上的参与者既有传统零售巨头,也有电商企业、创业团队。究竟是资本推动下的昙花一现,还是颠覆零售业的大势所趋?不少人对无人货架的宿命或许已经有了答案,而无人便利店的江湖似乎依然“暗流涌动”。
不管成败与否,零售业总需要在不断尝试中反思、进步。
《连锁》杂志记者近日专访了天虹便利店事业部总经理朱艳霞、酷铺商贸智慧零售事业部总经理梁立云、苏宁易购O2O平台研发中心总经理许宏平,三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大咖在无人零售上产生交集,各自的计划也确有不同。
一问:企业在什么契机下开始做无人零售,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
天虹便利店事业部总经理 朱艳霞:

天虹尝试做无人便利店,主要是基于两个考虑。一方面,我们发现年轻人对服务行业工作的忠诚度在减弱,小业态的人员流动性很高,企业招人、用人、培养人的难度在不断增大,如何减轻便利店的人工成本成为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深圳市有不少大型的中高端社区相对封闭,在规划上缺乏配套的商业体,消费者身边碎片化场景的购物需求无法很好满足。
天虹是国内较早开始尝试无人收银的传统零售商,我们的虹领巾APP在2015年就已上线手机自助扫码支付功能。Well Go无人便利店项目于2017年4月开始筹备,2017年8月实现落地,并于三个月后迭代出了2.0版本。天虹此前已经有遍布社区、商务区、商业区、学校、交通枢纽的传统便利店网络,为了提高物流效力,目前无人便利店也是在有人店的基础上去不断增加网点密度。
酷铺商贸智慧零售事业部总经理 梁立云:

“酷铺”是海航旗下上市公司供销大集的核心品牌,我们最开始是受到Amazon Go的启发开始试水无人便利店,核心目的既是为了减轻传统便利店人力、房租等方面的高营运成本,也为了提高品牌效应、推动新零售变革。
酷铺无人值守便利店于去年8月正式启动,并于去年年底在海口市实现了落地。目前已推出了基于RFID技术和纯视觉方案的两种无人店类型。 共2页 [1] [2] 下一页 无人零售风口已经过去?错,巨头们的无人大战才打响 无人零售吸引各路资金入局:科技企业的风口还是泡沫 新零售2017年成绩单:早期投资为主,无人零售变风口 又一巨头入场新零售,星星冷链“智”取无人零售“威虎山” 星星冷链领跑无人零售,搅动商业生态“一池春水” 搜索更多: 无人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