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与败在于能否满足消费者需求
不过,发现“新大陆”后,如何更好的“开发”则是另一回事。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一些品牌餐饮企业在外卖业务上也是各有各的招数。
有的餐饮企业选择建立属于自己的外卖品牌。
围绕外卖市场,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呷哺呷哺”)就推出了特有的“呷哺小鲜”品牌。此外,呷哺呷哺还在今年5月特别推出了“呷煮呷烫”的新鲜烹制定食,提供外卖及送餐服务。
据呷哺呷哺财报披露,截至2017年6月30日,其已有177间餐厅提供外卖及送餐服务;同时,在2017年上半年,其外卖业务创收500万元,占总销售的16.23%。
当然,法治周末记者同时也注意到在这些品牌餐饮企业中,也不乏一些试水外卖失败者。
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聚德”)就是其中一家。
今年8月,全聚德在《2017年半年度报告》中宣布,希望借助旗下子公司北京鸭哥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适应北京市场需求的“小鸭哥”外卖体系宣告失败。
全聚德的外卖计划始于2016年4月。
当月中旬,鸭哥科技在召开的“互联网+”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其将作为全聚德实现互联网化的专业运营公司,利用全聚德的百年品牌、百年烤鸭技艺、丰富的门店等资源,用互联网的工具和思维,让全聚德全面拥抱互联网。
然而,时隔一年,全聚德这一计划就遭遇搁浅。法治周末记者梳理全聚德2016年、2017年上半年财报发现,一年期间,鸭哥科技累积亏损约1587.71万元。
但是,全聚德似乎也并未打算放弃。全聚德在财报中称,未来“公司将以门店为主体更紧密地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继续探索餐饮与互联网的结合”。
对于全聚德的失败,徐雄俊认为更根本的原因则是它的品牌与外卖消费群体的不对接有关。
“当下,全聚德传统定位的是中高端人群。但是外卖市场对接的消费群体更多的是年轻的上班族。”徐雄俊说,“这就会出现一个消费群体不对接的情况。年轻的消费者一方面可能会觉得价格高;另一方面全聚德产品的属性也造成年轻消费者群体对它的消费频次不会很高。”
“这也给一些品牌餐厅提了一个醒。企业在拓展外卖业务时应当首先考虑到自己的产品是否满足外卖群体的需求,这涉及到价格、口感等多方面。”徐雄俊说。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服饰+餐饮概念 杭州国大i.t概念旗舰店引入饮品区域 做有社会价值的餐饮品牌 天策金粮都菓奶茶教您看懂金融骗子骗局 黄太吉煎饼IP之路 对中国餐饮极富启蒙意义 持续发力 美团点评加速布局餐饮B端 易观:美团智能POS餐饮市场覆盖第一,为餐饮老板首选收单POS 搜索更多: 餐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