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大包粉不再廉价,这对于国内原奶行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短时间内国内大包粉和原奶价格倒挂的局面还会持续。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9月进口奶粉均价为2517美元/吨,同比下降2.9%,折合原料奶2.53元/公斤,而同期国内原奶收购价为3.44元/公斤,依然要贵0.91元/公斤。
宋亮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拍卖结束后不会马上拿到奶粉,而是有一定的滞后性。此次拍卖的大包粉预计会在明年3、4月份到货,因此对目前的市场价格影响不大,但拍卖价格带来一种上涨的预期,预计未来大包粉的拍卖价格整体还会保持上涨的态势。
国内原奶危机能否得解?
在今年10月底农业部举行的奶业发展座谈会上传出的信息显示,国内奶业形势已经有所好转,国内奶业有开始复苏的迹象。
据《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冯艳秋介绍,目前国内乳品企业积压的非正常库存奶粉已经基本消化完毕,国内生鲜乳收购价格也开始企稳反弹,9月份的平均收购价格为3.48元/公斤,同比上涨了2.1%,预计奶价还会继续回暖,但解困任务依然艰巨。
宋亮指出,目前国内生鲜乳价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冬季奶牛产奶量有所减少,另一方面由于之前长期的低价运行,部分养殖户卖牛退出,奶牛整体存栏量有一定的下降所致。
记者了解到,从7月份开始,国内奶粉进口量已经连续3个月出现下滑。9月份,由于价格的上涨,当月奶粉进口额下降了12%,但进口总量只有1.64万吨,同比大幅减少49%,环比下降53%。1~9月份国内累计进口奶粉50万吨,预计全年进口奶粉总量为60万吨,而在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则被预估为70万吨。
按照此前的操作规律,国内企业往往借助进口大包粉来平衡成本,国内奶价高,就使用进口奶粉代替,而当国内鲜奶价格便宜,就用国内鲜奶。进口大包粉价格的持续上涨,会否让企业转向使用国内原奶,从而缓解持续了2年已久的原奶危机。
宋亮认为,目前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了,这一轮国际奶价的上涨主要是由于供给端减少,并不是消费端回暖带动,因此国内奶价并不具备快速上涨的基础,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还会缓慢回升。与此同时,目前新西兰正进入产奶高峰期,国内原奶产业成本整体依然偏高,大包粉的市场走势和行业复苏情况都还有待观察。大包粉的上涨会对国内原奶价格有拉动作用,但并不能只靠期望大包粉涨价来解决原奶危机问题,国内畜牧业还是应该坚持适度规模化发展,以中小牧场发展模式为主,应给予相应的补贴;同时提升中小规模牧场的管理水平,把成本降下来,让奶价具有国际竞争力才是出路。
第一财经日报 栾立 共2页 上一页 [1] [2] 进口大包粉3年来首度贵过国产 国内原奶危机能否得解 现代牧业双城牧场原奶销售遇阻 发展下游自救 原奶产能过剩奶价低迷 奶农:混不下去了 原奶价格现企稳迹象 受中秋国庆备货等因素影响 原奶价格暴涨暴跌 奶业周期性波动困境待解 搜索更多: 原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