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在2016年6月首次出现负增长,房地产投资持续回落,我国投资增长仍处于下降区间,这表明当前我国投资环境较差。”蓝皮书说,中国经济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增速放缓成为必然,但之前经济增速过快,使得经济增长方式过于单一,非金融企业对未来中国经济前景并不看好,投资回报低于预期。
蓝皮书说,M1和M2增速“剪刀差”持续拉大,表明市场中资金宽裕,但并不愿意投向实体经济。因此,当前我国社会资金“淤积”于银行账户,企业持有大量活期存款而不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持续下滑,给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不能改变这一现状,将可能面临“流动性陷阱”威胁。
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减速
蓝皮书通过对中国各省区市1990~2016年的发展前景评价,认为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减速,但各省区市发展前景指数仍然得到了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仍有所提高,同时区域也出现分化的趋势。
发展前景排名方面,和2015年相比,2016年发展前景排名上升的省份有6个,分别是 河北省(+3)、青海省(+2)、江西省(+2)、海南省(+2)、黑龙江省(+1)、山西省(+1);排名下降的省份有7个,分别是湖南省(-1)、宁夏回族自治区(-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湖北省(-1)、重庆市(-2)、四川省(-2)、河南省(-3);其他省份排名不变,共17个。
1990~2016年,全国发展前景指数平均上升了107.45%,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前景指数分别改善了111.17 %、88.65 %和118.72 %。东部地区发展前景指数提升速度低于西部地区,但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前景综合得分方面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研究结果显示,1990~2016年,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方面,青海省改善最多,黑龙江省改善最少。西部地区发展前景指数改善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发展前景指数改善优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天津市改善最多,贵州省改善最少。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指数改善优于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指数改善优于中部地区。增长可持续性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改善最多,甘肃省改善最少。东部地区增长可持续性指数改善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增长可持续性指数改善优于西部地区。
蓝皮书介绍,在政府效率方面,福建省改善最多,甘肃省改善最少。东部地区政府效率指数改善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政府效率指数改善优于西部地区。
在人民生活方面,贵州省改善最多,北京市改善最少。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指数改善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人民生活指数改善优于东部地区。除了发展前景方面西部地区改善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人民生活方面西部地区改善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外,经济增长、增长可持续性和政府效率等方面均是东部地区改善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区域分化加剧,解决办法是通过构建“经济带”的区域经济政策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财经 章轲) 共2页 上一页 [1] [2] 统计局:居民收入提高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我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 工业托底GDP经济回升可期 我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 增速与一二季度相同 老龄产业2050年将占GDP三分之一 养老服务市场进入爆发期 搜索更多: 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