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自6月初以来,全球多数央行的宽松行动及对其宽松行动的预期已经拉低了国债收益率并令收益率曲线进一步扁平化,结果是更多资金涌入新兴市场债券,因投资者被迫寻求更高收益以及银行资产面临持续压力。投资者对银行在全球利率低且长时期保持低位背景下的盈利能力充满担忧。特别是,这种对银行的不利影响意味着持续货币宽松带来的收益的逐渐减少甚至反转,比如当银行信贷收紧时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欧洲央行官员最近已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尽管称迄今央行的负利率尚未达到上述“反转利率”的程度。
财政政策或将成“救星”
那么,全球决策者将何去何从?考虑到全球货币宽松日益临近极限以及相当低的政府融资成本,近期对财政刺激的呼声甚嚣尘上。
这一次日本走在了前头。紧随日本央行温和放松货币政策的脚步,上周日本政府推出了为未来投资的大规模新经济计划,总额达28万亿日元,约占年度GDP的5.6%。不过,在该计划中日本政府的实际财政支出只有7.5万亿日元,其余的20.6万亿日元将来自财政贷款和私人投资项目。在英国,因上周央行刚放出货币宽松“大招”,目前的焦点也很可能转向财政政策。凯勒预计更低增长与相机抉择的财政刺激将会导致英国的财政赤字从2015年至2016年占GDP的4%扩大至2017年至2018年的5.5%,使2017年至2018年的赤字比原定计划高出3.5个百分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不太紧迫,但增大财政刺激力度已在日本和英国以外的国家实行。在欧洲,通过允许成员国超出其财政目标等方式,欧盟一直在悄悄放松财政姿态;在美国,对财政一揽子计划的承诺已成为总统大选战役的一部分。
然而,在财政赤字融资因激进货币政策已变得更加容易的同时,公共债务比率却保持在很高水平且继续攀升,使多数发达经济体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凯勒认为,某种形式的“直升机撒钱”在理论上有帮助,如通过把财政赤字货币化或由央行注销债务的方式。不过,对其可能带来的不可预知的结果的担忧以及具体实践中这种激进政策的效果,已经让甚至像日本这样冒进的决策者都“敬而远之”。其他地方的阻力可能更大。因此,只要提供的政策刺激远不能产生全球经济所需要的速度,未来回应有害冲击的政策选择似乎会日益枯竭。(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袁蓉君) 共2页 上一页 [1] [2] 钜派投资:2016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3.1% 英国脱欧或致全球经济增速创2009年新低 未来全球经济希望在这10个国家身上! 全球经济是否陷入大停滞? 上涨60%背后的逻辑:一瓶美酒折射全球经济冷暖 搜索更多: 全球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