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十年梦醒?
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曾在2013年8月《新兴市场十年梦醒》报告中说,过去十年新兴市场的走红虽然与自身的崛起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受益于全球货币扩张带来的流动性支持。
眼下,在美联储QE退出步步逼近、全球流动性潮水即将退去的大背景下,新兴市场的十年一梦终于要惊醒了。
花旗新兴市场经济学家DavidLubin指出,过去三十年新兴市场经济迅猛增长的三大动力——出口、国内的公共和私人部门支出都已经不复当年勇。
当前形势已经十分严峻。瑞银策略师BhanuBaweja估算,今年第一季度新兴市场整体GDP平均增速仅有3.5%,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
而如果抛开中国较高的增速不计,其他新兴市场GDP增速可能“接近于零”。很少有分析师预计新兴市场今年后三个季度增速会回升。
不过,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外汇分析师陈得能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与1997年危机时相比,亚洲各国的外汇储备明显增加,抵御风险能力增强;此外,当时很多亚洲国家的国债是以美元计价,因此更容易投机客的冲击;最后,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内需也足以抵消外部市场的波动。
而且,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况也需区别对待。
此前,《第一财经日报》便对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做出过“体检报告”,其中显示,外汇储备增幅大幅不及外债涨幅的窘境比比皆是,截至今年7月初,外债/外汇储备比值最高的依次是阿根廷、土耳其、印尼、马来西亚、俄罗斯等。
经常账户为负且状况最糟糕的分别是土耳其、巴西、印尼等。而综合外债、外汇储备和经常账户状况,风险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印尼、巴西、印度、马来西亚、俄罗斯。
对于排名靠前的国家而言,“危机重演”的可能性相对较高。眼下,除了扎好自家的篱笆之外别无他法。尽管如此,谁也不能保证时至今日的亡羊补牢一定能逃过“索罗斯旋风”。
第一财经日报 周艾琳 薛皎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中国力量正塑造世界经济新格局 率新兴经济体突围 新兴经济体放缓似成“新常态” 搜索更多: 新兴经济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