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华埠的租金上涨,饭菜价格必然上涨。如果到了顾客都不能接受的程度,自然就没有人吃饭,餐馆就会倒闭。如果没有下家接盘的话,房东也必受损失。”在英国留学的覃华麟观察,“毕竟,华埠是以餐饮著名,没了餐馆,华埠也就凋谢了。”
在商家们叫苦不迭的同时,伦敦华埠的面貌也在悄然变化,一些大型餐饮企业早已跃跃欲试,还有消息称不少来自中国的资本也正准备强势进军。此外,近年来大量博彩商店在华埠地区涌现,而这些店利润更高。
在华埠拥有71家店面的莎士比利公司被曝,在截至2014年3月底的半年里,利润增长近50%。
该公司总监也指责《卫报》的报道“胡编乱造”,但他坦承公司不能拒绝其他的求租申请,但会保持此地作为伦敦中餐及亚洲餐饮业中心的特色。
华埠转型的契机
虽然《卫报》文章有些夸张的成分,但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华埠中餐业现在面临的转型之痛。
“华埠中餐馆大部分是中档餐厅,也有港式茶餐厅那样的。”陈甲妮观察。
租金上涨确实是中餐馆面临的问题之一,但更大的问题在于人手短缺。一方面英国移民政策的收紧令中餐馆越来越难请到厨师;另一方面,不少技术高超的厨师因“奇货可居”,无敬业乐业精神。
“工资一般都占生意额30%到35%,比较高,但更可怕的是雇不到员工,如雇了黑工,捉住一个,罚2万英镑,这是最大的致命伤。”邓柱廷说。
有餐馆业主抱怨,租金、地税、人工成本已占五成以上,再除去水电煤气及其他成本,根本就是辛苦维持。他在外伦敦的一间小菜馆生意额虽不如华埠,但由于租金地税成本低,因此利润甚至优于华埠餐馆。
这几年经济形势很差,华埠中餐业也难逃一劫。但有些人为因素使华埠中餐业面临更大危机。“有些餐馆以降价招客,做成恶性竞争,这个是致命的。”邓柱廷说,“要华埠生意好,一定要用质、量和服务,去争取客人,公平竞争,大家都做好,让客人感到在华埠吃饭是最好的。”
租金、地税的上涨在某种程度上也未必是坏事。“这也意味着一些实力小些的中餐馆将被淘汰出局。中餐业会向高端迈进。”在英国从事投资的华人杨先生说。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杨子岩 共2页 上一页 [1] [2] Burberry伦敦旗舰店将开咖啡厅 预计2个月内开业 伦敦惊现迷你猪咖啡馆 动物主题咖啡馆渐成新潮流 轻奢概念影响服饰行业:Burberry伦敦旗舰店将设咖啡区 受轻奢概念影响 博柏利伦敦旗舰店将开咖啡餐饮区 美国中餐馆急剧扩张 中企赴美建饺子厂 搜索更多: 伦敦 中餐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