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汽车电动化,将引爆更多创新
电动汽车几乎得到了一致的认可,从政府机构、商业投资者到严肃的环保人士。全球减排压力将促使更多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政策在世界各地通过,而政策通常是驱动一个产业快速发展的金钥匙。
在过去的2014年,尽管特斯拉引爆了这个行业,更多传统汽车厂商也开始加入其中,但电动汽车整个生态依然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但这不是坏事。
家用电动汽车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在需求和国家政策推动,将刺激这一行业在未来引爆诸多伟大创新,关于电池技术,无线充电技术,太阳能技术等领域,都将受惠于电动汽车的发展,进而普惠到其他行业之中。
对于科技创新公司来说,这是他们介入一个庞大传统市场的绝佳机会。在电池开发、智能平台、核心中控等领域,存在与传统汽车公司合作的可能。甚至,完全开发一辆整车,也不是天方夜谭。
与电动汽车美好未来相对的,是无人驾驶汽车的漫漫长路。和前者比,无人驾驶汽车将面临严峻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挑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
7.3D打印,万金油的尴尬宿命
近年来,几乎每一次科技行业前瞻都会提到3D打印。从儿童玩具到飞机制造,它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但这项技术对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真正影响,也许并没有看上去那样大。基于3D打印的模型制造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一个应用场景,以此来替代工业研发中试验品加工的漫长周期和昂贵成本。另外,在一些创意行业,3D打印的曝光几率也相对较高。
从长期看,除非在建模门槛、样本库、和材料适应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否则3D打印将继续作为加工制造行业的一种“环节替代品”发挥灵活快速试制的长处,但难以形成真正的规模化产业生态。
在消费领域,3D打印同样会呈现一种“奇怪的普适性“——它可以快速进入到很多细分市场,但就是无法成为主流。
8.可穿戴设备,剥离“手机思维“
别被谷歌眼镜的挫折迷惑了,可穿戴设备其实前途光明。
除了市场培育期带来的艰难之外,过去可穿戴设备遭遇的困难还有另一个主要原因——很多产品都希望将智能手机的功能尽可能移植过去——但用户实际上根本不需要这些。
未来这一领域的突破将发生在真正手机无法满足的需求侧——例如运动追踪、医疗诊测、移动场景下自然交互、人体生态数据的动态采集等领域。在设计和使用上,未来产品将更加注重便携性和”无操作性“——即在没有人为交互的情况下自我运转。
如果必要的话,屏幕将从这一产品系中逐渐消失。
9.文化产业,进一步受益于网络
影视剧、图书出版、音乐等领域,将从与互联网的融合中得到更多好处。网络推广的广谱性和扁平化,将让诸多文艺类小众作品得到更多曝光和在线上映机会,而对于垂直小众文化来说,互联网会帮助其找到更多同伴。
而随着版权改编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传统文化类公司将从泛娱乐化的网络生态中,获得更为巨大的外延收益。
当然,互联网公司不会将这一市场完全让出。未来它们会加快在文化领域的布局,从传播端反向渗透到内容制作和文化创意领域。
一些“集团军”巨头,将在文化产业中诞生。
结语:真正的未来,是那些今天看起来完全不可能的事
只有先知才能完整地看到未来。上面的9个预测,也许不会全部在我们这个时空里发生。
但作为严肃的商业分析平台,企鹅智酷希望通过科学的分析模型和精准的数据调查分析,来更多发现未来迷雾中的真正商业机会和漩涡陷阱。所以2015年,智酷将为关注商业科技领域的全球“智识者”,输出更多独家用户行为调查和深度商业研究报告,让我们共同期待。
企鹅智酷,未来即此处。
(本期分析师:王冠) 共2页 上一页 [1] [2] 2015年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直击 7大科技趋势 2015年全球十大科技趋势 这三大科技趋势将改变未来的零售行业 3D打印等三大科技趋势将改变未来的零售行业 搜索更多: 科技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