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点,因此糖价下行周期必然会影响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在此背景下,中粮糖业的“世界一流大糖商”之路还有不短的距离
“增产—降价—减产—涨价—增产”,这是糖业的周期性特点。
今年是国内食糖增产的第二年,在对后市价格的悲观预期下,近期郑糖期价甚至跌破制糖成本。市场原本寄望夏季这一传统的旺季带来需求层面的提振,然而从当前来看,这一预期似乎将落空。
中粮屯河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糖业”,600737.SH)作为糖业巨头,也是《投资者报》“A股十年”系列报道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过去十年间中粮糖业的市值跌宕起伏。同时,有不少投资者在股吧里反映,多年前购买的公司股票,如今手里的股票市值已经跌了一大半。
中粮糖业过去几年一直都在频繁并购糖类企业,曾一度想做“世界一流大糖商”。然而,目前糖价已经进入下跌周期。糖价下跌将会对公司造成怎样的影响?中粮糖业又将靠什么来渡过这一行业难关?就此,《投资者报》记者联系采访中粮糖业,并得到公司方面的相关回复。
缘何市值坐“过山车”
中粮糖业成立于1993年,自1996年上市以来,其业务重心经历了从水泥到番茄,再从番茄到食糖的过渡转移。公司于2001年进入食糖产业,并逐步退出水泥业务。从2011年起,食糖制造收入占比持续超过番茄业务,并成为公司的核心主业。
中粮糖业背靠着中粮集团这座“大靠山”,有着充足的配额内进口食糖,加上在新疆和广西还有自产糖。为了完成“世界一流大糖商”这一目标,过去几年中粮糖业不断靠“买买买”来扩大产能,引起市场关注。
同时引人注意的是,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过去十年间,中粮糖业的市值跌宕起伏,2012年年底市值最低,仅为52亿元;2015年年底市值最高为296亿元。为何会出现市值如此剧烈波动的情况?公司对于市值管理如何看待?公司又如何保障投资者利益?
对此,中粮糖业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市值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在过去几年也一直在不断向投资者实行现金分红。”
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中粮糖业自上市以来实施现金分红总共10次,期间累计的净利润为11.89亿元,累计现金分红6.56亿元,分红率为55.14%。其中,频繁分红则是从2008年开始的。
此外,市值的波动也受到市场整体环境的影响,比如中粮糖业市值最高的2015年,恰好是A股牛市期间,上证指数最高超过5000点,而截至目前指数仍处在3100点附近。
另一方面,中粮糖业市值的波动也和其核心业务——食糖业务的周期性有关,该业务具有“增产—降价—减产—涨价—增产”的周期性特点,“量”与“价”之间相互影响。
当上年食糖价格上升时,在高糖价的刺激下,蔗农会增加种植面积和资金投入,导致当年食糖产量大幅增加;与之相反,在上年食糖价格下降或者处于低谷时,蔗农会减少投入甚至改种其他农作物,导致当年食糖产量下降并带来食糖价格的回升。 共2页 [1] [2] 下一页 番茄路“哭晕”投资者 中粮糖业混改浮出水面 中粮糖业“番茄版图”再收缩 昔日全球第二的业务正边缘化? 中粮糖业的糖王晋级路:左手并购右手融资 搜索更多: 中粮糖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