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热门资讯频道 >> 正文
事故频繁,滴滴怎么了 政策监管将趋严

  政策监管趋严

  5月7日至11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发表了5篇关于网约车的评论,且措辞日益严厉。

  交通运输部官网在5月7日发表了《交通运输新业态不是“法外之地”》一文,文中表示“新业态不是‘法外之地’,不能以为自己‘大而不能倒、大而不能管’,而选择性执行法律规章甚至以各种理由拒绝接受监管。”

  5月8日发表的《包容审慎监管不是放任不管》一文中表示“有一些经营者目无法纪,打着‘包容审慎’‘创新’‘共享经济’等旗号,不断冲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和乘客安全的底线。”

  5月9日的《互联网交通运输企业切莫“店大欺客”》则称“一些企业一有了优势,就不思改进产品和服务体验,而是‘店大欺客’、任性而为,采用加价、大数据‘杀熟’等手段‘薅用户羊毛’,一旦形成‘一家独大’,恐怕将变本加厉了。”

  5月10日的《不要把约谈当“耳旁风”》中表示“有的企业被多次约谈,却仍置若罔闻,违规变本加厉,毫无诚信可言。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折射的是公司对依法经营的漠视和侥幸心态,损伤的是公司的信誉和投资人的信赖,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徐康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政策监管趋于严厉主要是由于此前一段时间,一些网约车平台不断在触及政策底线,其中不仅包括非法运营等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同时还包括重燃的补贴大战等影响行业公平竞争的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诸如罚款、约谈等传统监管措施对于一些网约车平台的监管力度已经出现不足的情况。

  目前对于网约车监管主要是以规章、部令等形式存在,在法律等级中的层级较低,按照现有的监管措施,主要的权限即为约谈、罚款两项。

  徐康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一些平台通过事后报销的形式,削弱了罚款对于市场的监管力度,一些非法运营等现象也因此难以禁绝”。

  约谈这一常规监管手段的作用也在降低。在交通运输部官网发表的《不要把约谈当“耳旁风”》一文中也表示,今年已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省级或市级交通运输部门,就网约车企业非法营运、扰乱市场秩序、运营安全、信息安全等突出问题约谈了有关企业,但是一些网约车公司将约谈视为“耳旁风”,甚至在被多次约谈后却仍然置若罔闻。

  对于这一情况,文章中表示“严格依法加大加重处罚力度,公开曝光企业违法违规事实、企业承诺及处罚情况,引入社会力量共同监督,确保约谈成果落地,保证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满意出行。”

  徐康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交通运输部正在进行研讨,将推动一些更加严格的监管力度。

  “可以预想,更多的部委联合监管会出现,监管手段也将不仅仅限于罚款、约谈等,一些多次违规的企业可能会影响其公司融资、上市等多个方面”,徐康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来源:经济观察报 宋笛

3页 上一页 [1] [2] [3] 

“滴滴出行”在潍坊脱离监管:说配合新政却不来备案

滴滴乘客遇难折射共享经济的弱点

滴滴等顺风车沦为性骚扰温床 个人信息保护缺位

滴滴顺风车下线后 嘀嗒出行关闭结伴频道

顺风车悲剧背后:滴滴注册代办仅需数百元 可事成付款

搜索更多: 滴滴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