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传闻终将变成真的。
在屡次传闻将被腾讯收至麾下和与京东将要合体的众多消息下,唯品会这个电商行业排名老三的命运一直被大家关注。于是在今天,终于翻开了它的新篇章。
12月18日一大早,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京东集团和唯品会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宣布,三方达成最终协议,腾讯和京东将在交易交割时以现金形式向唯品会投资总计约8.63亿美元。届时腾讯和京东将分别持有唯品会7%和5.5%的股份,其中包括之前已经拥有的唯品会股份,据悉,京东此前持有2.5%的唯品会股份。

在2015年,电商老大天猫与老四苏宁易购达成战略合作之时,唯品会一直并未站队,而如今在已实现20个季度盈利的情况下,同时接受腾讯和京东的联手投资,但背后不是重资产的投资,而是资源的协同,这样看来,京东或许从品类、群体等多方面与唯品会带来互补,以及流量的扶持,这才是对唯品会锦上添花的最好大礼,当然,还有帮助腾讯实现电商梦。
京东投资唯品会,品类和用户互补
京东与唯品会的微妙关系,大概要从今年的618说起。
618时,唯品会首次站队京东斥责天猫“以各种方式要求商家签署所谓的‘独家’合作,并从京东和唯品会等平台退出。”虽然最后天猫立即将这次联合声明定义为:误导、混淆、情绪煽动……以平台名义,做假平台的事情,怒怼上述行为是“碰瓷”。
但在声明后的第二天,唯品会股价更是一度大涨,当天收盘价上涨6.69%,收盘价为11.32美元/股。
唯品会公然站队京东,引发不少业内人士猜测唯品会的此举意义不凡。此前,一位前唯品会高管曾表达了自己对于两家未来是否有合并可能的看法,“国内外并购案的最终结局还是失败或者不理想的居多,抛开我们不能控制的谈,唯京联盟是具有相当程度的互补性的”。互补是成为盟友的首要因素,那么,京东与唯品会在什么地方互补呢?
首先,品类互补。正如唯品会负责人在针对投资后作出的回应那样,唯品会与京东有着相似的运营模式,高占比的自营业务、且双方都非常重视时尚领域的拓展。
的确,凭借着大家电和3C数码行业让京东做到国内行业第一,而服装品类一直是京东的短板,尽管在今年6月宣布投资控股奢侈品电商平台Farfetch,布局时尚业务。但似乎用力过猛,不少负面消息层出,被网友嘲笑看不懂京东的时尚。
而从打着“一家做特卖的网站”,向“全球精选,正品特卖”升级的唯品会来说,非标产品服装品类一直是优势所在,加之拥有丰富的海外供应链,以及平台上众多的时尚买手资源,如果合体从京东的角度来讲,不仅可以拿到唯品会手头的服饰行业资源,甚至可以解决平台的运营问题。
其次,用户群体互补,流量优势。对于以3C、数码起家的京东来说,如何抓住活跃的女性用户人群是京东正在努力拓展的用户对象。据京东大数据显示,今年6月1日至18日首次在京东进行消费的用户中,女性用户数量达到去年同期的近2倍。其中,生鲜新增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超60%。可以说,京东今年618的增量主要来自于女性用户。
而女性用户是唯品会的核心客户群,根据今年一季度唯品会发布的财报内容显示,活跃用户人数为2600万人。而根据唯品会首席财务官杨东皓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唯品会3亿会员中,超过80%是女性用户,服饰穿戴和美妆是唯品会的核心优势;京东以3c数码品类起家,男性用户占比较高。
如果京东开始发力女性客群的时候,唯品会的业绩也自然会遭到影响。

不仅如此,甚至在业务板块上,唯品会和京东都有惊人的相似。比如唯品会今年刚刚分拆金融业务,这跟京东金融类似;重组物流业务,逐步向第三方开放,这与京东物流也惊人的相似;另外,电商业务,做为发家的业务,保持一定增长,京东也是如此。
品类、用户群体,加之相似的业务板块和唯品会对于流量的渴望,让京东与唯品会走到一起似乎是早晚的事儿,而这背后更是阿里与腾讯、京东的一场战争。 共2页 [1] [2] 下一页 唯品会站队背后:互联网红利消失 获取用户成本高企 腾讯京东入股唯品会 电商格局将生变? 唯品会接受腾讯和京东投资 今年7月曾主动声援京东 唯品会控股权有变数:否认联手腾讯京东对抗阿里巴巴 腾讯京东57亿入股唯品会 仍难以撼动阿里巴巴的天猫 搜索更多: 唯品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