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处于舆论风暴中的莎普爱思滴眼液(通用名:苄达赖氨酸滴眼液),被指药品无效,却大手笔地投放各类广告,引发了业界质疑。
“目前没有任何一个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白内障的药物。”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眼科主任崔红平12月5日晚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直言,在他看来,包括莎普爱思在内的、市面上可见的白内障眼药水、口服药均是无效的。
不谈治疗,至于莎普爱思是否有预防作用,崔红平指出,前面必须要加上两个字“可能”。
12月7日上午,浙江省食药监局官网挂出一纸红头文件通知,称将国家食药监总局的通知转发给莎普爱思公司,并要求该公司立即开展广告自查,不符合规定的立即纠正。
莎普爱思公司全称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3168,莎普爱思),受此消息冲击,该公司股价在12月6日跌逾3%,并自12月7日起停牌。
毛利率94.59%,广告费用占营收近三成
从财务数据上看,莎普爱思滴眼液堪称暴利产品。
财报显示,2016年莎普爱思滴眼液的营业收入达到7.54亿元,营业成本仅为4078万元,毛利率高达94.59%。

以2016年滴眼液销量2825万支计算,可以计算出莎普爱思的出厂价在26元左右,但营业成本仅为1.44元。

澎湃新闻在各大药品电商平台查询到,5ml装的莎普爱思滴眼液零售价在43元/支左右,10ml装定价大约为59元/支。
成本如此之低,效果还被专业人士质疑,莎普爱思是如何成为知名度颇高的神药的呢?答案是广告轰炸。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浙江莎普爱思药业产品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上的备案广告多达352条。
财报数据显示,近3年来,广告费用占莎普爱思营业收入的比例从未低于25%,在2017年1-9月更是高达31.87%;与此同时,研发费用的占比却少得可怜,在2016年仅为2.97%。
具体来说,莎普爱思今年1-9月的广告费用为2.24亿元,研发费用仅为0.15亿元。


对此,莎普爱思在12月4日的公告中回应称,公司的广告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主要原因系公司的产品较为单一,目前滴眼液产品占公司营收比重超过75%(2016年经审计数),与其他多品种经营的上市公司相比,公司通过广告投入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弥补了公司产品品种单一的不足。
莎普爱思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2017年前三季度,该公司滴眼液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66.35%、72.03%、77.03%、73.91%。可见滴眼液已经成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共2页 [1] [2] 下一页 莎普爱思企业改制时滴眼液评估价值仅91万 销量霸榜 莎普爱思被曝曾多次向浙江平湖科技局官员行贿 莎普爱思滴眼液坑中国老人?中国老人:广告是噱头 医生撰文:为什么说莎普爱思根本不可能是“神药” 起底“洗脑神药”莎普爱思:比进口眼药贵近4倍 搜索更多: 莎普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