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举牌海立股份,董明珠欲剑指何方?
其目的,恐怕不止一个。
当然,其中有一个目的理解起来一目了然,那就是海立股份与格力电器在主要业务上具有较强互补性,可以成为格力电器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
公开资料显示,海立股份是一家以研发、生产和销售制冷压缩机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为空调、冰箱等企业提供压缩机。
而格力电器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调企业,一年产销空调数千万台,需要对应数量的压缩机。在多元化过程中,格力电器还推出了晶弘冰箱,亦需要大量压缩机配套。
在产销制冷压缩机业务上,海立股份规模在国内仅次于美的与东芝合作合资的美芝以及格力电器的凌达,出货量排名第三。
格力电器与海立股份的合作早就在悄悄进行。董明珠透露,目前格力电器每年从海立股份采购的压缩机高达六七百万台。所以,对于外界质疑,董明珠回应称:“我们自身有几千万(台)产能,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大量采购海立的压缩机。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还有技术的东西,海立股份有这个想法,愿意把这个股份出让,那我觉得我们正好可以去接盘。”
如果说把格力电器举牌海立股份的目的仅仅为了压缩机,那就太小看董小姐了。实际上,董明珠举牌海立股份,是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圆自己的汽车梦。
汽车梦是继手机梦之后,董明珠的又一个产业梦想。这个梦想,甚至比手机梦,来得更为猛烈执著。
在收购珠海银隆计划被格力电器股东大会否决后,董明珠并没有就此作罢,而是凭借一己之力,拉来万达集团掌门人王健林、京东商城掌门人刘强东等企业家朋友,为其汽车梦背书,共同出资30亿控股珠海银隆,拿下了合计22.388%的股权。其中,董明珠个人出资约10亿元,获得约7.46%的股权。
海立股份的另一块主要业务就是新能源车用压缩机以及汽车配件,与珠海银隆形成产业互补。海立股份已经具备了每年2000万台的产能,将来可以满足珠海银隆扩产需要。
在拥有了珠海银隆之后,如再能控股海立股份,那董明珠布局新能源汽车的格局将趋于圆满。借助这两家企业,董明珠就打通了新能源汽车在压缩机和电池两个关键环节的任督二脉,实现了“掌握核心科技“的布局。
曾高飞 来源:法治周末 共2页 上一页 [1] [2] 董明珠个人举债入股银隆 携刘强东王健林布局新能源 到期卸任?董明珠怒辟接班人传闻:要到企业调查 董明珠:散布我“退位”传言者别有用心 有人不择手段 董明珠会是连任还是早放手?谈论接班人言论并不一致 格力辟谣董明珠接班人传闻 搜索更多: 董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