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反转:从易主未果到遭遇扫货
此次被举牌,对刚刚筹划易主却因“压力”而终止计划的海立股份来说,是一次意外的剧情反转。
8月14日,海立股份公告,经上海市国资委批复同意,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简称“电气总公司”)拟以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1.75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22%。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的控股股东将发生变更。就在几天后,海立股份又在8月21日接到电气总公司通知,后者拟对以公开征集受让方方式转让公司股份方案作出重大调整。
随后,这项公开转让计划宣告终止,原因是:“外界认为,2017年上半年受天气因素影响,空调压缩机行业销售情况良好,海立股份经营业绩趋于改善,此时转让上市公司控股权,是对国有资产的低估,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和国有资产贱卖的嫌疑。董事会审慎决策后认为,在目前情况下,终止(转让)较为适宜。”公司股票自8月29日起复牌。
从复牌当日起,格力电器就开始从二级市场连续“扫货”,迫切之情溢于言表。然而一个细节是,海立股份在8月28日的投资者说明会上表示:“截至电气总公司公告终止前,公司未收到受让意向方意向文件。”
那么,格力电器的猛烈攻势,到底是这家珠海国企单方面发出的挑战,还是两地国资的“默契配合”?格力电器未来将以何种节奏增持,是否会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方式入主海立股份,剧情发展令人期待。
⊙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雪青 ○编辑 孙放 共2页 上一页 [1] [2] 格力电器举牌海立股份遭“闪电”问询 格力电器否认收购一汽夏利 董明珠投资或个人行为? 格力电器董事徐自发被深交所公开谴责 格力电器诉美的等空调产品侵权 索赔5000万 减持早了那么两天 格力电器董事徐自发涉短线交易 搜索更多: 格力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