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热门资讯频道 >> 正文
中源协和净利下滑近五成 两次收购失败打坏一手好牌

  据公司在财报中称:“除推动主要产品销售外,公司新增肿瘤基因检测业务、旗下公司上海执诚启动医院大打包业务模式也增加了前期市场投入。同时,因加大海外子公司投入以及研发投入等,公司管理费用也居高不下,同比增长近三成。”

  这些投入何时能收回成本?未来是否还要继续加大投入导致净利润下滑?中源协和并未做出更多解释。

  另一方面,中源协和还出现了高管离职潮。进入下半年,就有三位高管辞职:王辉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副董事长和董事职务,韩月娥辞去财务总监职务,吴明远辞去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及公司总经理等职务。今年上半年,刘拥军于6月初辞去技术研发总监职务,何伟、夏亮均于3月去职,前者辞去副总经理职务,后者辞去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职务。这也引发市场诸多猜测,高管离职是否也是导致公司管理成本大幅增加的原因之一?是否也是影响上半年业绩的一个很大因素?目前无法获得公司回应。

  今年7月底中源协和已选举了新一届高管,新的管理层是否能带领中源协和脱离困境仍未可知。

  两次收购失败

  中源协和的董事长李德福擅长资本运作。近几年中源协和不止满足于专心做业务,还欲多次进行收购来达到外延式增长。不过,这两年,它的收购大多以失败告终。

  首先终止收购的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因为该公司“踩雷”魏泽西事件。而后来收购傲锐东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成,则是因为交易对方合伙人之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不愿意将标的卖给中源协和,原因是交易对手的部分合伙人认为交易对价太低,没有达到预期。

  中源协和这两次收购案主要是中源协和或实控人李德福先参设并购基金,然后由并购基金收购标的资产,最后再谋求注入上市公司。

  目前资本市场往往流行先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再通过上市公司或实控人加杠杆收购标的资产,而中源协和的方式恰恰相反。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上市公司或关联方可以先行以少量资金介入标的资产,从而在之后的并购交易中获得较大话语权。但令人尴尬的是,中源协和通过并购基金分别完成了对标的的收购,却无法与中源协和达成最终交易,最初设计的美好愿景无法实现。这也令中源协和后期脱身变得十分困难。

  截至9月8日,中源协和股价为24.1元,市盈率达556倍,之前在2016年9月1日,股价在35元左右,一年下来下跌10元左右。中源协和未来股价能否匹配这么高的市盈率,还存在很大未知数。

  《投资者报》记者 周月明

2页 上一页  [1] [2] 

加入中源协和“袋鼠健保计划”健康无限增值

20万天津市民受益中源协和“袋鼠健保计划”

干细胞行业遇政策寒流 中源协和涉嫌隐瞒重大风险

搜索更多: 中源协和

东治书院2023级国学综合班学费全免!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学习易经,才不踏入误区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