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薛小林介绍,亚马逊曾经有过测算,如果没有智能体系,每天每一个拣货员走过的路程约合27公里。而通过智能优化,现在拣货员一天所走的路程可以控制在5公里之内。在亚马逊的仓库中,物品的存放是随机上架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效率,节省拣货时间,而背后依靠的是一整套智能体系。
正如刘强东在此次全球创新科技大会上所说,京东在技术上的投入,实际上有很多是人们看不到的。他表示,传统零售商只管理5万个SKU的时候,库存周转天数需要60-70天;京东去年底在库管理的产品数量超过400万个,库存周转天数是37天左右,其实背后都是靠技术实现的。但如果想把37天的周转天数优化到30天,甚至缩短到5天、10天,在传统的管理方式走到极致的时候,需要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零售行业进行再造。
竞争格局 巨头的黑科技大战打响
电商巨头之间的的黑科技大战已经打响,然而不只是电商企业,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在对此趋之若鹜。诸如AlphaGo、Master和Libratus等人工智能机器人不断吸引人们的眼球,无人驾驶、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等应用也已逐步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分析认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金额已成爆发式增长态势,且未来运算能力、数据量以及算法等势必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将进一步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利用大数据分析、算法等技术实现更成熟的人工交互机制。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在跟随人工智能投资热潮的同时,也要谨防泡沫的产生。新经济100人创始人李志刚曾表示,大数据的前提是云计算,没有云计算就没有大数据,没有大数据就没有人工智能,但大数据的两头,一头掌握在少量巨头手里,另一头掌握在政府职能部门手里,想要出现百花争鸣的情况,前提不足。
此外,李志刚表示,不少人工智能公司在产品还没有上市的时候,就已经达到5亿美元的估值。用这些钱去找人工智能专家,可能要支付的年薪就要1000万元,商业化滞后也让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李志刚认为,未来两、三年95%以上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都可能会倒闭。
在赵小敏看来,无论是硬件智能化,还是大数据的运用,都是未来智慧物流发展的趋势,它们会以结合的形态出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智慧物流的发展,最终还是解决企业内的用工效率以及用人成本问题,并不会影响普通消费者寄件的价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递寄件只会越来越高不会越来越低。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陈克远 共2页 上一页 [1] [2] 美妆电商夹缝求存 最终会是阿里京东二分天下? 京东暂停接入天天快递服务:称后者评比排倒数第一,还有违规 京东暂停接入天天快递服务 其意剑指苏宁物流 京东汽车用品上线“透明车间”放心养车 天天快递被京东末位淘汰 真考核还是报私愤引争议 搜索更多: 京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