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问
“万达式”并购是否成融创“拿地”新手段?
在限制房企用公司债所得资金拿地之后,融创转手以贷款的形式并购万达旗下资产,此举是否成为了融创拿地的“新手段”?
昨日,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房地产融资环境紧张,房地产企业如果想获得充足的现金流变得十分困难,而万达与融创通过指定银行的贷款获得296亿元的授信,则十分明智,避开监管严密的渠道。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当前房地产企业通过银行、信托等渠道融资日益艰难,尤其是信托渠道基本关停,但是,目前监管层在企业并购方面的管控并没有那么严格,因此,在融资渠道被封堵的情况下,万达与融创的本次并购可谓“巧妙”。
在严跃进看来,本次收购有可能将引起监管部门的警惕,后续为了防控风险,可能会出台监管措施。比如,将加强对大规模的并购交易的监管,包括转让股权、联合开发、股权抵押、股权质押等做法都将更加严格。
他认为,从细项来看,并购交易的目的、并购资金来源等都需要说清楚,拿地也备受限制。这些项目将来或被要求充分的信息披露。
7月12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M2同比增长9.4%,增速比5月末低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在10%以下运行。对此,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指出,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金融机构表外扩张速度有所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和M2增速相应下降,这是金融体系内部去杠杆的客观结果。
严跃进认为,从央行公布的M2数据来说,货币政策整体收紧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收紧以后对整个市场融资尤其是房地产融资起到明显的管制效果,后续房地产融资将更加困难。
■ 观察
发债终止,评级下调,融创“怕了吗”?
就在孙宏斌拟631.7亿元收购万达资产之时,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中的两家均下调融创的企业信用评级。
7月12日,标普宣布,将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B+长期企业信用评级和cnBB-大中华区信用体系长期评级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并将这家房地产开发商未偿还优先无抵押债券B长期债项评级和cnB+大中华区信用体系长期评级同时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
同日,惠誉将融创中国评级下调至BB-,将其列入负面观察名单。穆迪虽然暂时维持对融创的B+评级,但是,发表了意见,将展望从负面调整至负面观察。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份,融创以150亿元的总代价收购乐视网8.61%股权、乐视影业的 15%股权和乐视致新约33.5%股权后,穆迪等评级机构便下调融创评级。
穆迪副总裁、高级信用评级主任梁镇邦表示:“负面的评级展望反映了穆迪对融创业务风险加大的忧虑,因为融创对乐视尚在发展中的业务并没有任何经验。此外,如果乐视扩充业务时需要进一步融资,融创的流动性状况可能会受到影响。”
通常来说,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企业的信用评级是基于该企业的现金流、资产状况、未来前景等多种因素做出的,对企业的融资影响较大。银行、债券、票据、信托等融资渠道将更加谨慎,势必影响信贷规模。
那么,目前手握乐视、万达资产的融创,现金流将进一步紧张,未来融资会更加困难吗?这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云琦 金彧 共2页 上一页 [1] [2] 房企未雨绸缪降负债 融创硬撑杠杆遭降级 看不懂万达借钱给融创买自己?四大交易细节浮出 融创“借款公告”解密万融大并购 对赌协议重压 万达甩卖632亿资产 融创资金链遭遇大考 融创632亿收购万达酒店文旅项目 万达商业负债率大降 搜索更多: 融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