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热门资讯频道 >> 正文
石药集团“果维康”遭弃 铺货大幅萎缩

  其实,推出果维康维生素C饮料、核桃果仁露产品本是石药集团向维生素产业下游延伸布局的创新尝试,但在欠缺专业推手和运营团队的情况下,饮料业务如今的表现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表示,生产果维康维生素C饮料初期,石药集团想依托药企对于硬件以及配方方面的专业性做饮料领域的延伸,这款产品2013年刚推出的时候也做过一定的广告宣传,随后向全国扩张。在朱丹蓬看来,石药集团借助原料优势分羹市场无可厚非,但专业营销管理团队以及营销渠道缺失,造成该款产品整体销售情况不乐观。石药集团开始收缩销售渠道,从全国收缩到华北地带,从华北地带收缩到河北直至目前收回石家庄周围。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合伙人赵衡表示,大健康产品并不那么好做。“大健康产品的核心是满足用户需求,如果产品满足不了用户需求,反而会成为鸡肋。”

  使命终结

  受环保政策压力、产能过剩以及生产成本过高等影响,近年来原料药企业转型十分普遍。石药集团前身是中国制药,为国内原料药主要生产商,1994年上市之初公司主营业务为青霉素系列、头孢菌素系列和维生素C系列的原料药。

  2002年,集团完成制剂分公司向中国制药的注资,通过重组成立中诺药业,实现从原料药到原料、制剂双线发展的战略转型。经过初始两年发展,石药集团原料药和制剂销售收入比例约为7∶3,但原料药依然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贡献者。

  发展十年后,中国制药将恩必普药业、欧意药业和新诺威药业等创新药业务纳入麾下,中国制药更名为石药集团。此项重组是石药集团的重大转折点,成药业务所占比例首次超过原料药,创新药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发动机。

  目前,石药集团转型已见成效。根据兴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报显示,在原料药和普药增长乏力背景下,创新药已经成为石药集团业绩主要增长点,销售收入2012-201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约43%。目前创新药收入占公司总销售收入的37%,但创新药利润率较高,已成为石药集团主要利润来源,占总利润的比例达到约80%。兴业证券研究所认为,石药集团已经从原料药企业转型为高端创新药生产商。

  2013年石药集团进入维生素饮料领域时,有分析人士称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意在消化产能过剩的维生素C。数据显示,2010年后,石药集团维生素C业务销售收入和利润出现下滑趋势,并自2012年出现亏损。直到去年维生素C价格上升,石药集团维生素C业务扭亏为盈。

  石药集团在2016年财报中表示,公司维生素C市场总体产能过剩的局面仍然存在,但产品价格在多年持续震荡下滑后触底反弹。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着重于销售市场开拓及生产技能提升,期内销售量有所增加,生产成本持续下降等,维生素C业务在2016年已经扭亏为盈。上述不愿具名分析人士表示,不管是从维生素C饮料产品销售情况看,还是公司维生素C业务已经扭亏为盈,石药集团应该不会继续涉足维生素C饮料领域,而是专注研发创新药提升创新能力。

  北京商报记者 刘宇 郭秀娟/文 CFP/图

2页 上一页  [1] [2] 

石药集团国际化再下一城 大举烧钱国际化是为什么

雅培甩手全安素团队恐不保 或打包给石药集团

联想旗下石药集团被曝放任污染 极度堪忧

搜索更多: 石药集团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