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针对达利食品的经营开支和薪资远低于上市同行,达利食品公告中解释,其在2012-2016年的销售管理费用占收入的比重为8.3%、8.3%、9.1%、14.1%、18.0%;该比例相对较低(特别是在2012-2014年间)的原因包括达利的销售模式是给予经销商相对较低的出厂价,提高其毛利率,并由经销商承担大部分的销售工作和费用,包括大部分的促销费用及人员费用等,这与已上市的部分竞争对手不同等。
达利食品还指出,公司所披露的营业费用符合自身业务模式,如采用更全面反映企业综合盈利能力的营业利润率来比较达利与同业,达利2016年营业利润率为约20%,属正常水平;达利员工人均月薪约4200元,属行业正常水平,其中生产工人及一线销售业务代表合计占比77%,占比相对同行较高,此部分员工典型月薪约3000元,大部分一线销售业代从经销商处领取部分收入。
在达利食品澄清公告发布之后,6月8日,FG相关负责人接受了采访,他再次重申了6月7日提出的几点质疑,同时表示,有留意到今天达利食品发出的公告,并表示看法更加坚定。他认为达利公告中对经营开支的解释“不靠谱,不可能是真的”。
内忧外患
在发出澄清公告后,达利食品受到了多个投资机构的力挺。据报道,摩根斯坦利以及光大分析师均对于FG做空达利食品发表了回应。澄清公告发出后,截至6月8日收盘,达利食品涨幅达3.95%,收报4.47港元,比被沽空前4.6港元的价格仅下跌了2.8%。
据了解,达利食品2015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达利食品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收益同比增长5.8%至178.42亿元;毛利同比增长17.6%至68.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31.37亿元。近年来达利食品业绩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净利润也让同类企业难以望其项背。
目前达利食品旗下品牌包括“达利园”、“好吃点”、“可比克”、“和其正”、“乐虎”等。达利园糕点类产品为达利食品的支柱业务,该业务在2016年占达利食品营收的3-4成,这些传统优势产品,如蛋黄派、巧克力派、软面包、小面包、瑞士卷、蛋糕等,市场地位稳固,占据各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其正、乐虎也能在凉茶行业以及功能饮料行业占到前几名的位置。今年达利食品推出了豆奶产品,也准确切入了植物蛋白饮料市场,符合大健康的流行趋势。
骄人的业绩背后,达利食品还面对这来自业绩增速放缓的压力。根据达利食品2016年财报显示,该公司营收增幅为5%,这一数据在2015年为12%,2014年为16%。另外,作为食品企业,达利食品一直备受食安问题困扰,糕点类产品曾多次登上质量黑榜,包括旗下明星品牌达利园法式软面包、好吃点香脆核桃饼等。
同时,目前糕点类食品业务已经遇到天花板,该业务2016年营收为63亿元,增幅仅为0.2%,薯类膨化食品业务以及饼干业务则录得5.4%和9.8%的增幅。
有此前辉山乳业遭做空的先例,面对内忧外患,达利食品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表示,达利食品近几年利润逐年上升,是不少企业难以做到的。该公司将产品下沉到三四线市场,避开了大企业的竞争,但是却按照一二线大公司模式进行推广,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未来达利食品需要注意的是,产品还需要继续升级,渠道还需要夯实,作为一个老牌食品企业,达利食品也存在了品牌老化的问题,还需考虑将品牌盘活。北京商报记者 孙麒翔 王子扬 共2页 上一页 [1] [2] 进军豆奶领域 达利食品预借大单品称霸细分市场? 达利食品重磅推出豆本豆豆奶,引领国民营养新时代 达利食品2016年净利增7.7%至31.4亿 达利食品遭遇危机 法式软面包菌落超标186倍 京东超市携手达利食品合作升级 共建食品新业态 搜索更多: 达利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