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永续债的历史选择
一直以来,高额现金流和高负债率是恒大地产的AB面。
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恒大持有的现金余额为3043.3亿元,但净负债率上升至119.8%,总借款也较2015年大幅上涨80.2%,达到5350.7亿。但是,这种估算并未计入永续债。据克而瑞估算,若将其计入,恒大净负债率或飙升至431.91%。
永续债的弊端还在于“吃息”。由于利息不能资本化,永续债的利息支出需要当期在税后利润中扣除,这使得股东利润都大幅下降。以2016年年报为例,恒大共持有永续债1129.44亿元,永续债持有人应占利润为106亿元,而归属公司股东利润则下降至51亿元。
许家印在今年3月的投资者会上感慨到:“现在感觉到我们挺亏,对不起大家,也对不起我自己,(永续债)利润分掉很多。”
2013年以来,恒大在融资结构和债务逻辑的选择上,一直没有采取大规模低风险的股权合作,而选择了永续债。原因在于永续债的手续更为便捷,能避免股权合作方之间过多的牵制。
彼时,恒大正在大量增加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实施战略布局的转移,需要大量高效而便捷的资金。许家印曾在2013年的业绩会上解释,股权合作效率低下且容易滋生腐败,少数股东还会对项目决策指手画脚,例如企图指定供应商。而永续债虽然要支付年化10%-12%的固定收益,但项目的操盘权完全在于恒大。这也是近两年恒大的权益销售额占比较高的原因。
2016年,恒大销售额超越万科。在规模跃升及面临回归A股的重要节点上,恒大正在重新调整自己的债务结构。其重要目标就是降负债。
根据净负债比率的计算公式“有息负债-现金/总权益”,目前恒大正在大手笔增加股东权益,削减永续债。一是引入两批共450亿元的战投,直接增加股东权益和现金,提前用多余现金偿还永续债。
5月4日,恒大公告称计划2017年全年偿还70%的永续债,目前已赎回561.8亿元,完成约50%永续债的赎回。据海通证券测算,恒大偿还永续债可为 2017、2018年分别增加40.6亿、89.3亿的净利润。
二是引入房地产基金。例如信银基金在恒大各项目上的资金投入,将使得恒大减少产生新的贷款。在双方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恒大还能使用这笔钱去偿还原有债务,使负债率下降。
“我将此理解为去永续债计划的一部分。让渡少数股权,减少借债利息,是为了降低风险和调整资本结构,为上市做好准备。”一位关注恒大多年的地产投资人向经济观察报表示。
海通证券分析,偏低的股东利润是目前抑制恒大估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恒大动态市盈率为18倍,随着其归属股东利润增长,市盈率将下降至10倍,从而显示出估值优势。
经济观察报 记者 余舒虹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恒大地产完成转让嘉凯城52.8%股份予控股股东 许家印没有食言 恒大地产第二轮引资方案浮出 大股东收购嘉凯城专项回复 恒大地产回A遇关口? 嘉凯城与恒大地产在江浙沪等八省存在同业竞争 恒大地产回归A股再度推迟?深深房继续停牌 搜索更多: 恒大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