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资本“集中营”
2017年4月,西凤酒迎来了新一批政府官员的考察调研。这也意味着,西凤酒从负面事件的旋涡中脱身。
2017年,西凤集团的百亿目标再次提上日程。《直面》传媒从西凤集团官方获取的资料显示,截至十三五末期,西凤集团销售收入要实现130亿元,其中西凤酒须实现营收8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6%。
依靠西凤酒现有的市场,实现这一销售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此直白的业绩承诺,不像是内生的经营目标,而更像是业绩对赌的承诺。2010年,西凤酒引入绵阳某基金、光大金控(天津)、盈信投资等多位机构投资者,按增资价格6元/股测算,绵阳某基金持有西凤酒6000万股股份,花费3.6亿元,光大金控(天津)则花费6960万元。
此后的2012年至2014年期间,西凤酒曾发生多次股权转让,转让价格也水涨船高。2014年3月,西凤酒股东国福华清与中融人寿保险签订《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国福华清将其持有的600万股西凤酒股份转让予中融人寿保险,转让价格达到每股17元。
按此测算,绵阳某基金的投资回报率高达183%。资料显示,绵阳某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信产业投资基金”),而后者是中信证券的控股子公司。中信证券不仅持有中信产业投资基金35%的股权,而且还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了绵阳某基金5.34%的出资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也是西凤酒上市的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而作为中信系另一家机构,中信银行,则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报告期间,对西凤酒借款5000万元。
中信系掌握着西凤酒的部分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2月,西凤酒召开2016年经销商大会,陕西西凤酒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伟俊在工作报告中表示,若进展顺利,西凤酒或将于2017年下半年实现A股上市。
按此计算,十三五期间,多家机构大股东股票可解禁。按当前白酒28倍的动态市盈率测算,西凤酒上市价格在7元至17元之间。相对机构股东最后一棒的持股成本,西凤酒的目标股价亟需业绩的支撑。

西凤酒基酒产能利用率
然而,在另一面,产能利用率却将西凤酒的IPO包装打回原形。2012年至2015年1-9月间,西凤酒基酒的产能利用率均处于60%区间。即便如此,西凤酒仍在招股书中公开宣称:“公司目前产能不能满足优质基酒的生产需求,存在凤香型优质基酒产能不足的劣势。”
而在成品酒中,西凤酒在报告期间的产能利用率也只有70%,2015年1至9月,更是下降至58.54%,创下历史新低。产能不足名不副实。
值得一提的是,西凤酒在招股书中透露,该公司拟募集资金15亿元用于该公司的项目建设,其中“优质凤型酒酿造及制曲技改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7.5亿元,占据拟募资总额的一半。
产能出入背后的募资迷局,恰好遇上西凤酒第三位主导者的战略重整,上市符合管理层和股东的双重利益,而在谋划上市路的背后,是大股东等待7年之久的“饥饿游戏”。(直面传媒:朱阙) 共2页 上一页 [1] [2] 西凤酒两股东行贿副市长50万 获市值几千万股票 陕西西凤酒厂原总经理张锁祥贪污 一审获刑十年零1月 品牌被低估 西凤酒规范经销品牌标识 西凤酒遇财务风波 暴露白酒企业普遍问题 西凤酒IPO难掩短板:经销商参股 停止小包销模式 搜索更多: 西凤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