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挽救移动业务,2014年1月,联想以29.1亿美元的价格从谷歌手中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其中包括2000多项专利技术,希望借此为联想打开国际化市场的道路。
事与愿违,联想在收购摩托罗拉后,不光没有带动手机业务和业绩,反而被拖累,联想2015-2016财年二季度共亏损7.14亿美元,这是联想六年来首次遭遇季度亏损。直到现在,联想手机业务的业绩依然是该公司最大的“心病”。今年2月,联想集团公布2016财年第三季业绩:总收入为121.69亿美元,同比减少6%;净利润9800万美元,同比下滑67%。在其三大主要业务中,只有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处于收入上升和盈利增加的状态,移动业务和数据业务的收入都在下降,且都在亏损。移动业务占本集团整体收入比例为18%,收入同比下跌23%至21.85亿美元,而且是连续15个月同比下跌。
辉煌不再
近年来,联想解决手机业务困局的战略就是不断做加减法。联想在子品牌方面曾经陆续推出过Vibe、乐檬、ZUK,只是每个品牌坚持的时间都不长;在机型方面,2015年,时任联想移动业务集团总裁的陈旭东曾表示,联想已经砍掉一半以上不赚钱的机型。
由于移动业务一直未得到振兴,联想在移动业务上的人事变动速度也令外界惊讶。2013年,杨元庆发内部邮件宣布,由刘军负责包含联想电脑和移动业务的Lenovo业务集团;2015年6月1日,杨元庆宣布刘军离开原来的岗位,其职务由陈旭东接替;2016年,乔健开始负责联想移动业务;今年2月,联想集团宣布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总经理虞杲将出任联想集团副总裁,全面负责MBG(移动业务集团)中国区的渠道销售管理工作。
据了解,与2015年在中国卖出1500万台手机相比,2016年联想移动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直接下降了一个数量级,仅仅卖出手机300多万台,销量排名已经排到了十名开外,表现甚至赶不上后来入场的360手机。
陈旭东曾经表示,预计用两到三代摩托罗拉和ZUK品牌的手机,重新将联想手机的品牌拉回到主流价位的领先地位上,这个时间可能需要两年。时任联想集团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首席用户体验官常程也指出,品质、品牌和渠道将会是联想手机未来发展的三驾马车。
只是,理想终究敌不过现实。ZUK已经被放弃,MOTO能够坚持多久也未可知。据悉,摩托罗拉已经被空壳化,原摩托罗拉总裁兼CEO Rick Osterloh和原摩托罗拉设计部门主管、首席设计师、设计部的灵魂人物JimWicks都已经离职。作为摩托罗拉设计部门的灵魂人物,Jim Wicks参与设计了多款摩托罗拉移动经典机型,包括Moto G、DROID和2003款经典RAZR翻盖机型,以及包括RAZR、DROID、Moto G和Moto 360智能手表在内的很多优秀产品。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认为,即使放弃ZUK品牌,联想的移动业务依然难以摆脱下滑之势,如今的智能市场已经呈现出寡头竞争的态势,Moto很难发力,联想也很难再有机会。在高端市场方面,有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在中低端市场,不仅有小米、魅族、酷派等企业,还有一加、360等这样新崛起的手机品牌。而三星、苹果在全产业链上仍优势明显,在高端手机市场上更是占据优势。
目前,整个联想集团的收入更加依赖PC和智能设备业务。根据财报,该公司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的收入占集团整体收入约70%。由于PC业务一直被业内称为夕阳行业,联想此前就提出多元化战略,以降低主营业务依赖PC的风险。但业界认为,这一战略效果并不明显。 北京商报记者 孙麒翔 石飞月 共2页 上一页 [1] [2] 联想手机重启中国业务 业内看来困难重重 联想手机重组:急需爆款产品 被指缺乏深耕细作 联想手机连换高管革命还是内耗 前员工感慨连文化都没了 联想手机第三财季销量下滑26% 整合成效不大 联想手机边缘求路:两年三帅战略摇摆 研发弱势 搜索更多: 联想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