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民企老板做大就被抓,上市等于坐牢。”
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被无罪释放后,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15个月冤狱的抗议。在中国著名民营企业家中,他是第一个被抓进去又被无罪释放的,而在被释放之前,他的对头——托管太子奶的国企老总文迪波被“双规”,后来又被法院以贪污罪和渎职罪判处9年有期徒刑。
基于这样的事实,李途纯理直气壮地对外宣称,太子奶完全是让这个贪官和之前撤资的外资金融机构搞破产的。然而外界并不完全接受这个结论,许多人认为李途纯自己也要为太子奶的破产负责。

日出江南
李途纯是湖南临湘人,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眉宇间有一股英豪之气。他1960年生于一户普通农家,却常以“唐太宗李世民第46代后裔”自居。
李途纯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文革”中度过的,“文革”结束后他考上株洲师范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株洲市饮食服务公司,那是一家效益不错的国企。在那里,李途纯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他先后干过办公室秘书、商业志编辑、商业系统职教老师和湘江饭店副经理。
由于工作刻苦、成绩突出,且富有领导力,李途纯于1985年被任命为株洲市杉木塘区饮食店经理。据报道,该饮食店之前严重亏损,李途纯则用短短两个月时间将其扭亏为盈,做了一回“株洲市改革先行者”。
为了更上一层楼,李途纯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术创作,1986年则赴湖南财经学院深造。学问的精进让他工作起来更加自信,然而他的岗位和收入却一直没有什么变化,这让他非常苦恼。
1990年是李途纯的而立之年。这一年,他出差杭州时去了一次岳王庙,望着岳飞像,读着《满江红》中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彻底的怀疑,“我跪倒在岳飞像前,痛哭流涕两个多小时”。
李途纯觉得自己应该趁着大好年华追求更加丰盛的人生,就像当时闯深圳的淘金客。于是,他一回湖南便辞去公职,带着300元钱和一麻袋书南下。
到深圳后,李途纯很快被一位农民出身的粮油老板相中,替后者在全国跑生意。这份工作他没有干多久,他想赚三五千,而老板只给他开一千多。
这之后,李途纯仍没有转运,他在一些小公司不断打转,干着钱少、活苦的工作,有一次,他甚至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个人背水泥。多年后,他用“吃尽苦头,像妓女一样”来形容这段岁月。
困顿之中,李途纯想到了一个发财的点子:当时流行挂历,而1993年是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他就想制作一批毛主席纪念挂历,在主席的家乡湖南销售。他从深圳返回湖南,想尽办法从银行贷款10万元搞项目,结果赚了一两百万。
一夜暴富之后,李途纯扬眉吐气,他开始四面出击,开书店,开酒店,开录像厅,做《花花公子》杂志的代理。悲催的是,这些项目不但没有让他赚到钱,还让他欠了银行一屁股债。
1996年,一贫如洗的李途纯再度南下,到深圳寻找转机。
转机很快来了。有一天,他喝到一瓶叫“活力宝”的乳酸菌饮料,味道不错,他便联系生产厂家谈合作,希望在湖南代理该产品,或者双方合作建厂。但合作没有谈下来,因为他拿不出对方要求的资金。
吃了闭门羹后,李途纯仍不死心,当年法国达能大举入股娃哈哈,这让他觉得饮料行业是一座金矿,无论如何都要挤进去。这之后,他换了一个思路,不再与厂家谈合作,而是直接挖掌握“活力宝”配方的技术总监。
起初,那位技术总监不想跳槽,李途纯便向“活力宝”老板散播流言,说该技术总监已经跟自己签约,逼得那位总监不得不跳槽。有了配方,还需要资金。回到湖南后,李途纯找到自己欠钱的银行,告诉对方要么继续投资,让他开厂还债,要么坐等原来的贷款变成坏账。银行负责人思来想去,只能接受。
是年,李途纯在家乡成立株洲日出江南实业集团(后改名为湖南太子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太子奶”),开始生产乳酸菌饮料,他给这种饮料取了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日出牌”太子奶。 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三元乳企三强梦碎 陷三鹿太子奶泥潭巨亏连连 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重获自由 二度创业要卖小酒 三元股份深陷三鹿太子奶泥沼 盈利靠吃麦当劳 李途纯:太子奶破产是外国间谍的阴谋 太子奶李途纯:没送过领导一分钱 搜索更多: 太子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