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司的营业收入不断增加,不过在公司主营产品销售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聚灿光电主营产品的毛利率也出现连续下降的趋势。招股书显示,2014-2016年,芯片的毛利率分别为34.32%、26.44%和18.24%,外延片的毛利率分别为28.97%、26.4%和27.96%。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看来,在整个LED芯片行业销售价格不断下跌的背景下,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聚灿光电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或出于无奈之举。
宋清辉认为,如果聚灿光电未来继续采取“低价销售”的方式来获取市场份额,将会对公司的未来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纵观市场,聚灿光电应通过走差异化以及创新之路,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健康的发展势头。
王剑辉表示,像滴滴、共享单车等,刚开始低于成本价格,目的在于占有市场,不过前提是创新的商业模式、产品或者是创新的服务,若一个市场规模不是很大或者中等的公司,想要通过打价格战争取市场份额,相比之下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募资3.5亿扩产能
招股书显示,聚灿光电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6433万股,募集资金3.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公司LED外延片及芯片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对于募投项目的合理性,聚灿光电表示有利于公司提高产品等级,完善LED行业上游产业链,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扩大公司综合产能,提高市场份额。
聚灿光电还表示,目前现有MOCVD设备全部达产后,LED外延片年产能将达到300万片(折合2英寸)。按照聚灿光电的规划,若募投项目建成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将增加公司外延片及芯片年产能180万片(折合2英寸)。
尽管聚灿光电外延片和芯片的产能利用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不过并未达到完全饱和的状态。具体来看,外延片在2014-2016年的产能分别为112.2万片、191.4万片和318.1万片,产量分为自产和代工两种形式,合计为109.55万片、188.64万片和310.55万片,该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7.64%、98.56%和97.63%。此外,芯片在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的产能分别为85万片、124万片和181万片,报告期内,芯片的产能利用率为97.01%、97.84%和95.87%。
据了解,聚灿光电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销售模式,客户以LED封装厂商为主。“如果是以销定产的模式下,在大幅扩充公司产能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若在扩产后销售规模达不到预期效果,将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公司的销售规模未来或将面临一定的考验。”上述分析师如是说。
宋清辉也表示,当前LED芯片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及LED芯片价格不断下跌的背景下,聚灿光电却拟上市后募集资金3.5亿元用于LED芯片生产研发项目建设,这种做法存在极高的风险性,或会存在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
王剑辉则认为,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如果通过产能扩产来扩展市场份额的意义并不是很大。一个行业通过烧钱或者价格战的方式竞争,对于小企业来说相当于自杀的行为。关键在于后续有没有技术支持或者商业模式的支持。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曾以采访函的形式对聚灿光电进行采访,不过,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做出任何回复。北京商报记者 董亮 刘凤茹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聚灿光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