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愿意接盘徽酒企业的往往是外地酒企,或者是一些强势白酒经销商去收购上游资源,而非同行并购。在安徽其他地方名酒中,曾几易其主的沙河,去年10月被下游经销商永龙酒业收购。至于欧阳修曾赋诗“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脍如玉”赞美的焦陂酒,2002年被中粮集团入主,到2015年又被出让给阜阳本土企业安徽天韵集团。
行业变局在即
有品牌的老字号徽酒企业状况堪忧,无品牌的小酒厂更是艰难。尽管非上市公司和行业协会都没有发布明确的数据,但证券时报记者市场调研获悉,目前规模在10亿元左右及以上的徽酒企业仅5~6家,品牌集中度大幅提高。
在2011年,古井贡、迎驾贡、口子窖和金种子销售额分别为33亿元、29亿元、21亿元和18亿元,宣酒、皖酒、文王、明光等也在10亿元左右级规模,徽酒第一、第二方阵间差距不大。
2016年的数据显示,徽酒品牌间、企业间的分化已经明显。古井集团2016年营收较5年前翻番,达到76亿元;迎驾贡酒2016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25%~35%,达6.63亿元~7.16亿元;口子窖去年营收约28.6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金种子酒近年来的业绩下滑,也是在前几年的调整期中被区域内强势企业抢夺了市场份额。
这是个容不得酒企犯错的时刻。“市场总量在缩减,某个品牌有1个亿的销售增长,背后可能就是其他品牌2个亿市场的消失”,合肥惠迪酒业陈传学举例称,今年春节古井大单品“年份原浆”和口子窖销售大好,但他代理的一些中低档品牌白酒和系列酒则不乐观,“文王、沙河王、明光、临水等下滑都很厉害”。
换句话说,徽酒前三甲是在挤压式的增长中得到了发展。招商证券在2月28日的徽酒专题电话会议中表示,“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所以在2015~2016年间安徽很多非品牌类的产品销量越来越差,龙头酒企更多是挤占了那些非品牌的杂牌酒的原有份额。”
徽酒的分化,也正是国内白酒行业继续调整的一个缩影。白酒行业消费升级爆发时点来临,行业即将迎来巨变。
证券时报记者 童璐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安徽酒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