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饰财报谁之过
自2007年起,佳兆业已委任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核数师,至2016年,普华永道已经与佳兆业合作十年。在2014年财年之前,普华永道一直为佳兆业出具无保留意见的财报。
佳兆业表示,上述借款协议此前未向普华永道提供,因此导致公司当时的会计记录存在重大会计失误。
但佳兆业认为粉饰财报、隐瞒负债一事不是公司管理层的错。其理由是,普华永道此前在不知晓41项借款协议存为财报出具无保留意见,因此不能期望管理层能识别骗徒故意在账目中隐藏借款的举动。
调查报告称,公司董事会主席郭英成及前执行董事陈耿贤参与批核目前可见的39项借款协议。但目前无证据显示,其二人对犯事者事后对此41项借款记录采取的会计行为,因此无证据证明郭、陈两人须为此负责。
不过,一家会计事务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事务所的审计手段是有限的,如果上市公司有心隐瞒相关文件,事务所很难分辨出来。能否避免财务造假,上市公司本身的态度很重要。”
房地产与金融资深评论人黄立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般情况下如果能够证明董事会成员是刻意为之,所有的董事将犯有用虚假信息和资料,刻意欺骗公众、刻意欺骗联交所的责任。如果采用虚假信息骗取可转债贷款、股票配售款项等。该行为属于刑事性质,但前提要证明董事知情或者知情但不采取行动。”黄立冲认为,财报丑闻对董事会成员的信誉影响极大,并有可能导致监管机构的进一步调查。
至于对公司本身,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斐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香港上市公司一旦坐实财务造假,将视不同的严重程度,处以罚款、警告甚至退市等惩罚。”
佳兆业力撇管理层与粉饰财务报表的关系,并指出上文提及的“骗徒”和“犯事者”即其前雇员。除了上诉借款外,前雇员还向第三方支付、收取超过200亿规模的资金,目前该笔交易中还留存有34亿元的支付差额,而最终受益人不明。报告又指出,无证据显示香港管理层郭英成等人知晓这些不正当交易。
富事高称,多名第三方代表佳兆业清偿部分负债,该等第三方代表表示,还款行为是受到公司前雇员的指示。但多名前雇员中,富事高目前能联系上的仅有一名,而该雇员又否认涉及其的不同交易。
佳兆业公告显示,由佳兆业独立非执行董事张仪昭、饶永组成的独立委员会的意见是,将征询法律意见,以了解应对涉欺诈的前雇员及第三方采取何种行动,或将考虑针对犯事者提起民事诉讼。
这些前雇员的姓名与职位信息,佳兆业始终未公布。目前,佳兆业的财务管理团队中,多名前高管被发现与这些可疑交易有关连。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佳兆业公告发现,自从2014年11月房源被锁以来,佳兆业高管团队更换频繁。其中,财务管理团队中,原首席财务官张鸿光于2014年12月辞任,此后万兵于2015年12月接棒,而万兵于2016年11月辞职,佳兆业现任首席财务官是黄志强。
富事高认为,佳兆业多名高管已经离职无法协助调查、多名第三方实体已解散或为英属处女群岛登记的境外实体导致无法取得拥有权记录、大量交易欠缺足够的书面证据资金池系统的现金流急利用汇款代理签立大量首付款现金的先进变动特性等因素限制了调查报告的完成程度。
在富事高的调查报告临摹下,一幅上市公司涉嫌财报造假的画卷在公众面前展开,但很明显,佳兆业意图将财报造假的责任归结到已离职员工身上。
目前,佳兆业已经恢复正常运营,大部分被锁项目已经解锁。公告数据显示,截止至2016年9月30日,佳兆业曾被锁的39个项目中剩余3个处于受限制状态,相关账面净值为34亿元。
按照佳兆业既定计划,12月除了发布富事高的调查发现外,还须恢复公众持股量、以及刊发停牌期间所有应发而未发的财报和中报。佳兆业要在未来十天之内完成上诉未完成的工作,已经到了冲刺时刻。
截止目前,佳兆业股权架构如下:生命人寿持股29.94%、大丰持股16.42%、大正持股16.41%、大昌持股16.42%,合计共79.19%,而公众持股量为20.81%,低于港交所规定的25%红线。(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陈淑贞) 共2页 上一页 [1] [2] 佳兆业发布深圳两项目 均是社区型购物中心 佳兆业翻身要靠多元化?300亿投资旅游综合体 佳兆业世界第一高楼计划落空 曾遭遇政府锁盘 佳兆业世界第一高楼计划落空 曾遭政府锁盘现金流断裂 佳兆业惊现人事变动 生命人寿高管全面退出 搜索更多: 佳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