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财务上来看,中通客车的业绩受到财政补贴影响之巨大,可以说前所未有。今年上半年,中通客车半年报显示,其应收账为59亿元,其中国家补贴应收款增至40.3亿元,而2016年上半年增量约为20亿,这也直接导致了公司当期经营性现金流为-10亿元。累计应收的国家补贴金额,相当于今年上半年营收总额,约是上半年净利润的20倍。而宇通客车应收的国家补贴也达到了惊人的110亿元。这是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未曾出现过的奇特现象。
由于补贴没有发放,中通汽车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在今年第二季度中,中通客车的新增短期借款7.2亿元,账面负债为9.3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7%,均为历史高点——这意味着如果厂商继续采用垫付的方式销售新能源客车,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大巴和新能源大巴双线发展的宇通,并未出现这种财务压力——尽管其也不得不垫付资金给供应商。
除此之外,在没有补贴的海外市场上,今年上半年海外业务营业收入出现了-50.11%的大滑坡,而在国内则依然是116.74%的大跨步式发展。在公司本身的发展上,中通汽车高管声称即便是没有补贴,中通也能在新能源汽车盈利,但9月中通客车大股东“突然”违背6个月不减持承诺,急不可待的在高位2次违规减持公司股票共590万股,累计套现2.31亿元。此举遭到深交所通报批评,也令外界对公司发展和信誉产生质疑。
对于中通客车而言,未来的压力是看得见的。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改变,未来新能源补贴方式将由“普惠制”向注重研发转向。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在保持2016—2020补贴方案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将不断提高进入推荐车型目录的企业和产品的门槛,使技术先进、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能够获得财政补贴,相反的就得不到补贴,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促进优势企业做优做强。这将成为中通客车未来业绩的重大变数。相比较而言,未来,拥有技术标准和参数标准话语权的宇通模式、比亚迪模式企业会更容易获得财政补贴。
毫无疑问,眼下中通客车在资本市场被塑造为典型的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其公司特点也是眼下所有新能源汽车概念股的代表——股价飙升、业绩迅速拔高、利润主要来自补贴等诸多特点。而在前期普惠的尚不健全的补贴政策下,甚至还有地方性的僵尸企业借此“复活”,落后产能逆市场化趋势运行,浪费国家资源,让新能源汽车市场更见鱼龙混杂。通过中通汽车上半年这份有点畸形的业绩,完全可以抽丝剥茧,成为政策未来调整的良好的借鉴。
经济观察报 刘晓林 王国信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中通客车被指产品不合格:车身大面积腐烂 济南中通客车多次维修仍不好 搜索更多: 中通客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