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近日披露的万科中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8.0亿元,同比增长48.8%;实现销售金额1900.8亿元,同比上升69.9%。对比绿地控股1108亿元的半年销售额,两者之间的差距已拉大到793亿元。
除去万科,恒大和碧桂园2016上半年的销售业绩也已超越绿地。据恒大地产集团披露的未经审计2016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其半年销售额为1417.8亿元,同比上涨62.8%。而碧桂园2016年上半年中期业绩报告披露,其半年销售额为125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9.6%。照此看来,其2016上半年销售额排名已被挤至第四位。
值得注意的是,老牌房地产公司保利地产也悄然间将其半年度销售额再提升一个层次。据其2016年6月销售情况简报披露,上半年保利地产实现签约金额1106.25亿元,同比增长 45.48%,这一销售业绩已经追平绿地控股。
而从2016年上半年销售额的增速上看,万科同比增长约70%,恒大同比增长超62%,碧桂园同比大幅增长129%,与上述三家同属一线房企阵营的同业公司相比,绿地房地产主业34%的同比增速略显黯淡。而销售额排名略低的保利地产、华夏幸福(26.430, 0.00, 0.00%)、融创中国、华润置地等公司,40%-100%之间的销售额增长率水平同样值得绿地控股警惕。
财务压力不减
2016年5月至6月,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普、惠誉、穆迪纷纷下调绿地主体信誉评级。据标准普尔全球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孔磊透露,这其中有基于绿地财务状况的考虑。他表示,一方面是绿地房地产业务产品配置大部分侧重商业和写字楼,资金回笼较慢;另一方面,绿地控股仍在大力度拿地,可能会对财务造成持续压力。
2015年绿地实际签约销售金额为2072.57亿元,同比下降20.8%,其2013年的销售额为2520.25亿元,2014年的销售额为2646.82亿元。孔磊认为,这与绿地房地产业务侧重商业和写字楼有关。
而销售额下降的同时,绿地控股债务则进一步上升。
《投资时报》记者查阅该公司历年财报发现,2014年底,绿地控股负债合计为4477.28亿元,至2015年底,这一负债总额增至5286.03亿元。时至2016年6月,该公司负债合计达到5453.21亿元,其中流动负债达3404.54亿元。
在现金流方面,截至2016年6月30日,绿地控股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7.29亿元,尽管较2015年底的-242.39亿元有所减少,但仍为净流出状态,显示出其整体运作依然倚赖筹资活动维持。不过,其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有所减少,相较上年同期的308.78亿元,今年上半年仅为166.49亿元,同比减少46.08%。绿地控股解释称,是由于控制融资规模使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减少。
从整体现金流状况看,该公司现金净增加额也有所减少,为-19.69亿元,其期末现金余额为376.48亿元。
在偿债能力方面,2016年上半年,该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1.66和0.46,较此前指标有所优化。在能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担保程度的现金比率指标上,其也较之前有所进步。但是与同业公司相比,14%的现金比率水平几乎不存在优势。
(来源:投资时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绿地控股拜访苏宁 双方开启全面战略合作 绿地集团首个唐文化主题社区亮相西安 担保牌照注销 绿地金融遇坎 断腕融资担保业 绿地“大金融梦”前景几何 绿地香港与广西铁投签订100亿元战略合作 搜索更多: 绿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