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一只脚已经踏入A股市场的海尔施(601206)而言,原本应该在今日完成新股申购,进而正式开启A股新征程,然而,因被媒体曝出涉嫌多起商业贿赂案件却未在招股书中披露,海尔施最终倒在了冲刺A股的最后关口,而公司能否再度重启发行,也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深陷商业贿赂丑闻却未披露
海尔施昨日发布的一份暂缓发行公告,让公司瞬间成为了A股市场的焦点。而让海尔施成名的原因,却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因发行人出现媒体质疑事项,发行人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协商,出于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考虑,决定暂缓后续发行工作,原《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中披露的预计发行时间表将进行调整。”对于暂缓发行的原因,海尔施在公告中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报道,海尔施员工、子公司深涉多起贿赂丑闻,且在招股书中未予以披露。诸如,在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及相关人员受贿被处罚及判刑案件中,起诉书指控,2010年底至2014年下半年间,被告单位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在从泰州恒信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上海海尔施诊断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海尔施”)等业务单位购进试剂的过程中,账外按照试剂销售额的3%-10%向上述公司收受回扣总额达49.58万余元。由此可见,上海海尔施可能涉嫌商业贿赂。
而在6月23日,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也发布了一则消息:2016年5月18日,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检察院决定,依法对海尔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诊断产品五部经理、上海海尔施诊断产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黄帅涉嫌行贿罪立案侦查。犯罪嫌疑人黄帅依法被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而在查阅海尔施招股书后,北京商报记者并未能找到上述两件案情的相关披露信息。
事件牵涉最重要子公司
招股书显示,上海海尔施是海尔施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18日,其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主要从事医疗仪器及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业务。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牵涉商业贿赂丑闻的上海海尔施是海尔施十分重要的盈利来源,如果其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故,将对海尔施整体的经营业绩造成巨大影响。
据招股书提供的财务数据,上海海尔施近三年及一期的经营业绩喜人。2013年、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1-6月,上海海尔施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3307.7万元、4235.42万元、5912.66万元和3033.84万元。在业绩稳步攀升的同时,上海海尔施近三年及一期所对应的总资产和净资产也连续上涨。然而,刚刚被曝光的商业贿赂丑闻却让上海海尔施亮眼的业绩变得暗淡无光。 共2页 [1] [2] 下一页 海尔施:财务堪忧 员工、子公司陷贿赂丑闻 搜索更多: 海尔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