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的主动变革和万科消极的奖励机制
万科的高管薪酬大幅度下降,并不意味着万科2014年的业绩不好,更不代表万科的资金状态出现了问题。
受益于积极销售和谨慎投资,2014年万科经营性净现金流高达417.2亿元,年底持有的货币资金上升至627.2亿元。净负债率下降至5.4%,为2006年以来最低水平。
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年报可以判断,2014年是近十年来万科的资金状况最好的一年。尽管净利润增幅不高,但毕竟比2013年高。
但是万科2014年高管薪酬总额增速与企业净利润增速相背离,这样的企业薪酬总额涨幅和净利润涨幅之差往往很明显。
从总体来看,在盈利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企业给员工涨薪的力度相对不大,有的甚至负增长。这些企业在薪酬控制方面过于吝啬,不利于激励员工积极性。
相对万科,碧桂园则更重视公司的薪酬制度、人才储备以及财务管控。
2013年,碧桂园1060亿元销售金额首次进入千亿房企梯队,比这个数字更让市场惊讶的是当年高达123%的业绩同比增长率。
快速的规模增长固然是企业的成功之处,但随之而来的是管理、组织架构、人才储备、品牌宣传定位能否相应匹配的考验,更长远地则是可持续发展与利润的试炼。
于是,碧桂园主动求变,除了改变和精简营销模式及体系,也开始着重宣传其在薪酬制度、营销体系、人才储备及财务方面的措施。
据悉,2014年10月起碧桂园全部新项目采取跟投机制,碧桂园集团投资85%以上,集团员工注册的投资公司可跟投不高于15%。公司高管、区域总裁、项目总经理、投资总监、营销总监等采取强制投资,金额视个人的资金实力而定,其他人员采取自愿原则。来源:地产人 共2页 上一页 [1] [2] 2015年中国大陆商业地产人才流动与薪酬调查报告 实操:开业招商、二次招商薪酬计算方法与奖惩 揭秘:商业地产招商薪酬竟是这样算出来的! 美国快餐店员工欲进行罢工 抗议与高管薪酬差距巨大 2015年商业地产行业薪酬现状及预测分析 搜索更多: 薪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