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商户高女士向本报反映,她购买的300箱西凤酒里有“絮状物”,厂方采取回避态度拖延时间。自称是“董事长顾问”的杨先生拒绝回答问题,甚至报警称有“假记者捣乱”。西凤酒内有“絮状物” 5月14日,记者来到华中食品城西凤酒某经销商处,高女士拿出一瓶西凤酒,只见里面漂浮着絮状物,十分浑浊。该批次酒的生产日期为2007年8月15日。 高女士说,2007年9月25日,她在华中食品城这个西凤酒经销商处一次购买了300箱45度柔顺西凤酒,每箱1200元,共计36万元。回去打开后发现,酒中含有大量絮状物和细小的黑色沉淀。连开了四五箱,箱箱如此。10月,厂方有关负责人闻讯来到郑州,要求重新检验,在高女士带来的200箱西凤酒中,随机抽取了15箱进行检查,结果15箱均存在问题。这名负责人称,尽快拿出解决办法。 如今,过了两个多月,其间厂方各个部门负责人也来了五六趟,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给高女士一个满意的说法。 “董事长顾问”报警称“假记者捣乱” 14日上午,记者在京广路某酒店见到了前来解决此事的、自称是西凤酒厂董事长顾问的杨先生。当记者请他就酒中“絮状物”给出解释时,他避而不答,反而说记者“身份有假”。记者向他出示有关证件后,他转而以记者没有报社开具的“采访委托书”为由拒绝接受采访。看到无法摆脱,他拨打了110报警称有“假记者捣乱”。 当地派出所两位民警到达现场,确认记者身份后,请杨先生出示身份证,他一直遮遮掩掩,一会儿要求随民警到派出所再出示,一会儿又要求和民警单独进房间出示证件。后来,他趁众人不注意,溜出酒店,拦下一辆出租车离开。 厂方致函高女士,提醒她注意言行 “厂方以前就向我出示过检测报告,认定酒不存在问题。”高女士说。 记者看到,厂方出具的这份“检测报告”是“西凤酒”的检测报告,而不是专门针对该批次“45度柔顺西凤酒”的。 当日,记者还看到了西凤酒厂于去年11月30日发给高女士的一封信函。信中说,酒中出现的“絮状物”属于酒质在10度以下的结晶物,属于正常现象,不会致癌,不影响饮用。并在信函的结尾提醒高女士:“西凤酒是国家名酒,是国家驰名商标,为国家保护品牌,对于任何人的诋毁和诽谤,将追究其一切法律责任。”信函的署名为“陕西西凤酒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张明生、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质检部部长艾兴让”。 高女士认为,厂方应给自己相应的经济赔偿和精神赔偿。
西凤酒定下百亿目标 计划2015年上市 西凤酒4.2亿亏损迷局 账面亏损能否掩盖经营亏损 西凤酒:经营理念落后 内部管理混乱 网曝西凤酒内部斗争不断 企业沦为个人敛财工具 西凤酒多年亏4亿却一次计提 为上市清障 搜索更多: 西凤酒 |
|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
|
|